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福建出台扩大消费实施意见 涉及旅游、文化等多领域

www.ijjnews.com   福建日报  2017-08-21 09:25
  

  促进体育消费——

  鼓励和扶持具备条件的单项体育类社团组织和俱乐部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技能培训基地。鼓励具备条件的省级竞技运动队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职业化运动队。

  允许社会化培养的运动员拥有参加省级赛事资格,鼓励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并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和国际赛事。

  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依法组织、承办体育赛事。

  推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快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日、节假日向社会有序开放。

  培育发展健康消费——

  落实福州市试点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适时扩大试点范围。

  推进我省3个国家级和33个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地区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打造福建特色医养融合发展行业龙头企业和典型示范品牌。

  开发健康检查、养生、旅游一体化服务和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创建10个养生旅游休闲基地,培育30个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

  提升养老消费——

  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申办养老服务机构前置审批事项,完善财政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土地供应等方面政策,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活力和积极性。

  落实我省《“十三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短板实施方案》,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培育专业社工服务,增加适合老年人吃住行医等日常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

  扩大教育培训消费——

  鼓励大型企业进军职业教育领域,兴办职业技术院校。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推行本科高校、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培养学生的双导师制度。

  推动我省高校与境外知名高校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施“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加大力度支持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大学。

  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联合举办高水平大学、应用技术型院校或行业特征鲜明的二级学院,办好一批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匹配度高的闽台合作项目。

  ●促进传统实物消费扩大

  升级培育绿色消费——

  依法依规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直接给予购车补贴。

  做好我省家用绿色净化器具能效领跑者组织申报工作,引导消费者优先购买使用能效领跑者产品。

  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预拌砂浆、机制砂等绿色建材产品,扩大绿色建材产品的应用范围。

  根据国家绿色产品标准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认证目录,制定出台我省实施方案。

  ●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畅通城乡销售网络——

  建设前场、杜坞2个一级铁路物流基地,江阴、龙岩、黄塘、三明北等4个二级铁路物流基地,海沧、高崎、杏林等13个三级铁路物流基地。

  2020年前,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至少建设一个与本地产业布局和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低温物流园区。支持厦门、三明市开展国家级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

  力争到2020年进入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即时可查、远程追溯、责任可究。

  提升产品和服务标准——

  构建覆盖我省消费品生产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消费与质量查询平台。

  稳步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

  加快家政、养老、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关键标准研制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记者 周琳)

首页  上一页  [1]  [2] 
标签:消费|扩大消费|幸福产业
稿源: 福建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