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苹果收打赏30%“过路费” 用户、平台将受哪些影响?

www.ijjnews.com    中国新闻网 2017-06-13 10:20
  

  近日,苹果更新的App Store审核指南规定,用户可以使用应用内购买“打赏”内容供应商。这意味着在App内向原创作者的“打赏”,属于“应用内购买”,苹果将从中提取30%的分成。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讨论。

  苹果更新的App Store审核指南明确了对应用内“打赏”服务的态度。图片来源:苹果开发者官网截图

   靴子落地,苹果抽“打赏”30%手续费

  近日,苹果更新的App Store审核指南规定,“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应用内购买货币来帮助用户在应用中‘打赏’数字内容提供商(译)”。这意味着此前传闻苹果将对APP内“打赏”功能收取手续费的消息正式得到确认。

  实际上,30%的“过路费”苹果一直在收,包括游戏内货币、游戏关卡、优质内容的访问权限或解锁完整版等,必须使用App内购买;而此前,对“打赏”则并未作出类似规定。

  中新网获悉,此次确认后,苹果对“打赏”收取费用的分成具体比例和其他模式一样,App Store与开发者3:7分成,只有一个例外是订阅模式,从第13个月起,上述分成改成1.5:8.5。

  资料图:苹果手机中app store的微信应用。程春雨 摄

   中国企业怎么应对?大部分“妥协”

  对于苹果上述举动,中国有企业对此表示“拒绝”。比如微信,早在4月份,微信就取消了iOS版本微信公众号内用户对作者的“赞赏”功能。

  此前,多家媒体表示,苹果已经约谈了几家中国APP开发商,让他们停止提供通过第三方支付“打赏”服务的行为。

  显然,大部分平台“妥协”了。11日,环球网等媒体援引知乎公告内容称,“应苹果公司要求,从iOS3.5.3版本起,知乎专栏赞赏功能将介入IAP(应用内购买)机制进行支付,苹果公司将从中扣除32%作为手续费。”

  另外,中新网查阅了映客、YY等直播平台,发现其已引入苹果IAP付费机制。而包括微博在内的多家存有内容付费业务的平台对中新网表示,已收到苹果的通知,并称只要用苹果的系统就绕不过这个坎。

  资料图:iOS版手游都是采用的苹果IAP付费机制。中新网 程春雨 摄

  用户、平台将受哪些影响?

  苹果公司App Store此次审核规则的改变,对用户和企业将产生哪些影响呢?尤其是中国互联网直播行业,不少平台都是依赖用户“打赏”生存。

  对内容创作者而言,在某些平台,“打赏”的100%金额全部支付给内容制作者,而现在,苹果先抽成30%后,内容制作者相对收入显然会减少。另外,他们还少了苹果手机用户微信公众号赞赏的收入渠道,而微信是中国最流行App之一,2016年底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89亿。虽然安卓手机支持微信赞赏功能,但并不是所有微信用户都使用安卓手机。

  苹果开始对“打赏”抽成后,原来平台对“打赏”的分配问题也值得关注。以直播行业为例,一般平台和主播分成对“打赏”三七开(不同平台分配比例不尽相同,也有二八分成等其他比例)。如果“打赏”数额是一定的,苹果先抽成后,平台和主播剩下的再怎么分,显然都会有相对“吃亏”的一方,或者是“双亏”。

  从上述知乎的公告可知,知乎称苹果将收取“赞赏”32%的手续费,这和苹果收取的30%仍多出2个百分点,为何?中新网多渠道联系了知乎方面,均未有消息反馈。

  对“吃瓜群众”而言,原来该怎么“打赏”,现在依然可以“打赏”,而且更符合苹果公司规定,不需要额外的开支;有用户甚至花费在“打赏”上的钱会变少,毕竟原来还可在微信公众号上“赞赏”,而现在苹果手机+微信赞赏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需要用户自己做出选择。其他APP中,如果你想打赏的钱不让苹果公司抽成,那只能换个安卓手机了。

  苹果此举是否合理?

  苹果对“打赏”的态度确定后,引发网友争议,不少有网友微博留言称,此次苹果吃相太难看。

  此前相安无事,为什么现在会引发争议?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中新网表示,此次苹果对“打赏”收取手续费引发争议,实质是对“打赏”理解的争议。

  据了解,不少网友和互联网企业认为,用户打赏是消费者自愿行为,是对内容创作者的奖励,并非App上卖东西赚钱,因此苹果没有理由抽手续费。

  刘兴亮表示,从苹果的角度上看,此前就有规定,对应用内的虚拟物品购买属内部购买,抽30%的手续费,把“打赏”纳入也无可厚非。

标签:苹果|打赏|微信
稿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