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谎言!环卫工丢了工资 网友凑钱假装捡到归还
原标题:温暖谎言!滨州环卫工丢了工资,网友凑钱假装捡到归还
有人丢了辛苦钱,好心人凑钱假装捡到送还,这种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在滨州无棣真实上演了,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浓浓暖意。近日,70岁的环卫工人程延新在回家路上丢失了自己辛苦工作三个月挣来的工资。在好心市民把这件事转发到朋友圈后,迅速引发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甚至自己凑好钱后,假装捡到了老人的工资,“送还”老人。
拿着网友送来的钱,老程一个劲地感叹:“还是好人多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峰 摄
赵平将老程丢钱的事儿发布到朋友圈后,全国各地的好心人打来了百余个电话。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峰 摄
丢钱信息发出后
有人关心有人质疑
“昨天下午,70岁环卫老人回家经过无棣县城棣新五路时丢失一信封,信封里是老人三个月的工资,信封上写着:程建新(实为程延新,记者注),3360元。老人无儿无女,全指着这钱过年了,希望有拾到的好心人归还,联系方式:18454395997,希望看到的朋友转发,捡到的朋友速度联系这个电话,千万别私存了,良心难安。”13日上午8点53分,微信昵称“用尽一生”的网友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这条信息后,被快速转发扩散,并迅速引发了多地网友的广泛关注。
这其中,大部分网友都对环卫老人表达了自己的关心,有的甚至主动提出要为老人提供帮助。不过,也有少部分网友对事件的真实性存有怀疑,质疑称:“这是不是又是骗钱的?”
为一探究竟,14日一大早,记者在无棣县城找到了正忙着包小笼包的“用尽一生”。她本名赵平,无棣县信阳镇人,30岁,慈眉善目,笑起来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幸福河自南向北穿无棣县城而过,她的包子铺就在河西一条拥挤的小路上。每天早晨,这条单行道就被堵得寸步难行,摆摊的、吃饭的、过路的,在汽车焦急的喇叭声中挤在一起。赵平的包子铺其实就是一座简易板房,旁边是卖馄饨的和修自行车的,由于为人热情,他们关系一直很不错,负责打扫这条街的70岁环卫工程延新,休息之余也喜欢来这里坐坐,喝点热水,洗洗手,聊聊天。
“主要感觉他挣这些钱实在不容易。”由于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老人丢钱的消息,赵平也一下在这座小县城成了“名人”。不过,她好像对这突然的“走红”不太适应,她一个劲地说,“我也就是顺手帮他的事。”
14日,滨州70岁环卫工程延新拿着网友“还”来的钱感动不已。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峰 摄
丢了的3360元钱
是他一冬天全部收入
赵平回忆说,13日上午,程延新老人又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包子铺想说说话,“脸上是很明显的不高兴,就像丢了魂一样。”赵平说,她和老程认识一年多了,对他再熟悉不过了,不等老程开口,赵平心里就感觉他遇到了什么事。
原来,12日傍晚,老程刚领了3360元工资,揣在左口袋里准备回家,离环卫处也就2里路的路程,还没到家,老程一摸口袋,心里一凉,他发现自己的工钱丢了!心神不安的老程回家放下三轮车后立马又往外走,回去找钱。后来侄子又陪着他出来找了一圈,依然没有找到。平常老程月工资是1100元,这3360元钱正好是他忙活了一个冬天的全部收入。
老程所在的村子正在改造回迁,就和弟弟一家租住在城中村一家民房内,房子干净整洁,收拾得整整齐齐,生活还算不错,“他这么大岁数了还出去上班,我们一家人还真是不放心,没按时回来,一家人也是很揪心。”老程的弟弟有些纠结,不过,他说,哥哥闲不住,也只好由他。
全国各地都有人打电话
还有英国打来的
在赵平眼里,老程像个老小孩一样,朴实而又倔强,“有时候来店里吃包子,我不收他的钱,他扭脸就走,说再也不来了。”“说实话,我是真怕他想不开。”赵平说,自己只好一边安慰老程,一边尝试着将丢钱这件事发到了朋友圈,“行不行的试试吧,万一能找回来呢?”结果,朋友圈发出信息后,赵平就接到了一百多个电话,甘肃的、河北的、天津的、烟台的……由于电话太多,赵平有的接起来,有的没能接起来,“这里还有一个英国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赵平说,她也没意识到事情会扩散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广。
“不少人问,不是环卫工丢了钱吗?怎么是个女人留的电话呢?”赵平说,当时面对如潮水般带着质疑的关心,她只能一遍遍向网友解释,“老人岁数大,表达不清,又没有手机,所以就留了我的电话。”
14日,记者从给赵平打来的电话中回拨了一个北京号码,接通电话后,对方自称姓兰,这位兰先生说,当时自己是从微信朋友圈里得知这件事的,于是就打算打电话核实一下事情的真实性,“如果是真的,我的想法也是凑凑钱帮帮老人,不够的我补上。但对方一直在通话中,可能是很多人都在打电话表示关心吧。”兰先生说。
网友放下钱就走
“世上还是好人多”
不过消息发出后不久,13日当天11点半左右,一个约30岁左右的小伙子开车找到了在赵平包子铺附近打扫卫生的老程,“你数数钱对不对?”小伙子递给老程一个黄色的信封,信封上写着“程建新3360”。赵平想拦住好心小伙子拍个照,结果小伙子不留姓名,上车就走了。
老程数了数,钱数没错,但一看信封,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的钱,“我的信封上是用圆珠笔写的名字和钱数,可这个是用黑粗笔写的。”赵平也意识到,自己也没见过老程丢失的信封,只知道信封上写有“程建新3360”,于是就发到了朋友圈,“或许是这个小伙子担心老人认出来这不是他的信封,于是就用笔写上了‘程建新3360’,但他并不知道原来是用圆珠笔写的。”赵平说。
这名好心小伙子最终没能逃过网友的接力搜索,个人信息最终还是被挖了出来。小伙子姓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对于个人信息不愿再提,“当时我正在滨州开会,这个事也是滨州一个朋友告诉我的,想委托我把钱送给老人,这件事不算啥。”据介绍,最终刘先生出了1800元,刘先生的朋友出了另外一大部分,微信群里爱心网友也凑了一部分,凑够了3360元。据了解,此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位匿名好心人送给老程600元。不过,虽然网友和媒体不断转发,朋友圈不断刷屏,但到目前为止,老程丢失的钱还是没找回来。
对于老程的经历,采访时跟老程相熟的市民都说,“老程啊,你可真是遇上好人了!”老程自己也说,丢失的工资虽然没找回来,但好心人的这一善举让他感动不已。不善言语的老程一直说,“还是好人多!”
- 全民献爱 这是一座城市的心意2017/01/16
- 工资支付严重失信 将面临更严厉惩罚2017/01/15
- 工资支付严重失信 用人单位将面临更严厉惩罚2017/01/15
- “暖冬公益行动”特别策划,请环卫工人过晋江年2017/01/1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