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黄金一代重聚太催泪 巅峰期她们曾天下无敌
12月26日,前国手杨昊在微博晒出一组黄金一代部分选手为前排管中心主任徐利庆生的照片。冯坤、杨昊等老国手笑颜如花,勾起了大家对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美好回忆。自2001年在陈忠和的带领下首次组队,到2003年世界杯、2004年雅典奥运会接连夺魁达到巅峰,直至2008年亚洲杯问鼎后留守老将悉数告别国家队,女排黄金一代留给国人无数感动和骄傲。
2001-2002年:新人接班大冠军杯折桂世锦赛让球起风波
2000年中国女排兵败悉尼奥运后,陈忠和勇挑重担成为新主帅,球队加大推新力度,用了两年时间构建新阵容。这期间既品尝了2001年大冠军杯首夺冠的喜悦,也在2002年世锦赛让球风波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2001年大奖赛主攻张静、杨昊,副攻吴咏梅、刘亚男,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和自由人张娜主打,后期赵蕊蕊顶替有伤在身的刘亚男进入主力阵容。年末大冠军杯吴咏梅出国打球、刘亚男肩伤未愈,陈静入替担纲主力副攻,自由人位置启用熊姿。尽管仍处在整体打法形成阶段,但攻守相对均衡、年轻选手朝气蓬勃、主攻张静表现强势,一鸣惊人首夺大冠军杯冠军。
2002年主力阵容基本成型,主攻杨昊、张静,副攻刘亚男、赵蕊蕊,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和自由人李颖主打世锦赛。当年本有望创佳绩,却为避免过早遭遇意大利,小组赛和复赛两度让球引来舆论质疑,思想负担过重第4收官。年末釜山亚运会张静有伤在身,张越红和杨昊力挑主攻重担卫冕。
2003-2004年:世界杯奥运会接连夺魁黄金一代显峥嵘
中国女排黄金一代指的是在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两度折桂时的选手。“陈家军”在2003年迎来真正的高峰期。先在大奖赛首度问鼎,后在世界杯11战全胜重回巅峰。四国邀请赛、瑞士精英赛、大奖赛和世界杯连续夺魁,足以证明中国当年的强势。主攻线老将王丽娜回归、张娜坐稳主力自由人,成为阵容的两大变化。
2004年副攻赵蕊蕊饱受伤病困扰,球队竞争力较之2003年有所下滑。张萍多次顶替赵蕊蕊与刘亚男搭档副攻,大奖赛期间替补接应李珊也因周苏红的脚伤获得机会。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将拼搏精神演绎到极致,半决赛顶住古巴反扑3-2涉险晋级;决赛面对加莫娃等强将压阵的俄罗斯,0-2落后实现大逆转,时隔20年重温奥运冠军梦。
2003年和2004年连续大赛问鼎,中国女排迎来新高峰。主攻杨昊、王丽娜、张越红,副攻刘亚男、赵蕊蕊、张萍、陈静,接应周苏红、李珊,二传冯坤、宋妮娜和自由人张娜,这12名选手助球队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两度问鼎,黄金一代就此形成。
2005-2008年:黄金一代北奥周期多留守08年卫冕受挫留遗憾
雅典奥运创下辉煌后,老将陈静和王丽娜功成身退,其他10人在北京奥运周期都曾随队,力争2008年主场卫冕奥运冠军成为终极目标。队员年龄和伤病增加、想赢怕输包袱过重,中国女排在这一奥运周期经受了更多磨难。在新人的冲击下,黄金一代留守选手部分被挤出国家队,部分让出主力位置。
2005年主攻楚金玲、王一梅、李娟和副攻马蕴雯得到较多机会,黄金一代的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和自由人张娜位置极为稳固,张萍和刘亚男也在年末的大冠军杯担纲主力季军收官。随后两年主攻王一梅、李娟,副攻徐云丽、薛明、马蕴雯,二传魏秋月和自由人张娴先后上位,张越红、张萍、李珊和宋妮娜逐渐失去在国家队的位置,刘亚男技术相对全面改打替补接应。这期间遭遇了2006年世锦赛不敌德国和荷兰仅列第5、2007年亚锦赛被日本横扫无缘11连冠的尴尬。
到2008年北奥时,黄金一代只剩冯坤、周苏红、杨昊、赵蕊蕊、张娜和刘亚男6名选手留在国家队。半决赛遭巴西零封无缘卫冕固然遗憾,但季军战复仇古巴斩获铜牌,对坚守了两个奥运周期的老将也是肯定。10月亚洲杯顺利登顶,战功卓著的黄金一代老将彻底谢幕。
距离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最顶峰已过去12年,新一代女排国手也在2015年世界杯和2016年里约奥运复制了前辈们的辉煌,成功实现两连冠。如今黄金一代的选手都已在新岗位做出了新成绩,无论在哪儿,女排精神都是她们成功的助力。
- 郎平续约迎转机!总局高薪+优化执教环境挽留2016/11/25
- 郎平:要带就只带中国队2016/11/29
- 揭秘!郎平纪录片播出 是否续约女排主帅或揭晓2016/11/23
- 郎平续约还差"半句话" 女排聘请外教可能性不大2016/11/24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