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民间职业演员的 【高甲人生 】
张花格 表演《三请樊梨花》。
张花格:学武旦太辛苦蹲厕所都困难
如果不是对戏曲的一腔热爱,张花格说自己不能从武旦的路上坚持下来。
“学武旦太辛苦了,有很多高难度的动作,练习踢刀踢枪的动作,踢得双脚瘀青,连上厕所都蹲不下去。”回想起自己的学戏历程,张花格十分感慨。
1983年出生的张花格,16岁进入泉州市打城戏实验剧团。“上初中的时候,自己喜欢披着床单假演戏。真正进入剧团,才发现学戏很不容易。”张花格说,打城戏以武打杂技为特色,因此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剧团请了各省的一些老师来教基本功,形体、毯子功都是要练的,先学三年基本功才能登台。同批的40多位同学,有将近一半人因为受不了苦,离开了剧团。
张花格在打城戏剧团待了5年,后来因为打城戏剧团经营艰难,转行到了民间的高甲戏剧团。
“我在打城戏剧团的时候学武打吃了不少苦,但是高甲戏以文戏偏多,一开始很不适应,感觉自己学了那么多武打的东西,没有用上很可惜。”张花格说,这一次选择《三请樊梨花》参加武旦行当的比赛,是师兄弟们的建议。通过这一次的比赛,她获得金奖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把过去那些丢下的“功夫”,又拾起来了。
虽然还有功底在身,但是为了参赛也还需重温练习。张花格的师兄陈烽华一边准备自己比赛的同时,一边也来帮忙搭戏。还有很多的老师、前辈,也经常在排练中给她意见。
“演戏多年,一直不敢放松自己,就怕自己懈怠。”张花格说,今年年初,她加入了小百花高甲剧团后,剧团团长颜迎梅知道她很适合武旦,会针对性地为她找适合的剧本。虽然有时候压力大,但是日子过得很充实。
张花格说,对戏曲的兴趣,是她一直坚持的动力。而家庭的支持,则是她能坚持的原因。张花格的老公也是高甲戏的演员,当两个人都出去演出时,家里的孩子就由公公婆婆照料着。尤其是这一次为了参赛,早上早起排练,下午参加剧团排戏,晚上还要演出,家里都顾不上,都靠家人支持。
蔡惠逢:坐月子都想着演戏
1988年出生的蔡惠逢是本次参赛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演员,她在参加泉州市高甲戏行当比赛中,在《巾帼情缘》里饰演顾韩梅,在闺门旦这一行当中,获得民间职业组的二等奖。
蔡惠逢抱着3岁的孩子接受记者的采访,“婆婆去世了,每天我忙着演戏忙着带孩子,家里里里外外都要靠我一个人。”蔡惠逢说,即使这样的生活很辛苦,但是她从未想过放弃戏曲生涯。
蔡惠逢小学毕业,和陈烽华、张花格一样,也是泉州打城戏实验剧团出来的。她小学一毕业,看到剧团在招生,就去报了名。三年的培训结束后,由于自己的一位亲戚办了个民间的高甲剧团,她应邀回到了老家东石,进入亲戚的剧团。
虽然学的是武戏,但是蔡惠逢对于文戏更感兴趣。没有经验,就从小宫婢角色开始,一点点地从舞台上学习优秀演员的表演技巧,在舞台中慢慢累积经验,丰富自己。在《巾帼情缘》这一参赛选段中,虽然以文戏为主,但也有部分的武戏,这给了自己很大的空间。她觉得自己在这样的戏路上,还有上升的空间,今后将继续提升和学习。
蔡惠逢的老公王乾坤来自一个戏曲世家,公公擅长唢呐,一家人都喜爱戏。她生完孩子在家坐月子的时候,每天晚上就在家里算时间—— 7点要开始闹台了,9点大家应该正忙着演出,10点应该快演完了……“坐月子”对于蔡惠逢来说是“度日如年”,才在家待1个多月,她就想去演戏。老公本来不同意,但也没拦住。
蔡惠逢说:“我喜欢演戏,没演戏憋不住,生活再辛苦,一演戏我就高兴了。”
记者 _董瑞婷 陈巧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