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福建:未来五年怎么干 各地市党代会上绘蓝图

www.ijjnews.com   福建日报  2016-09-27 10:37
  

  到底该怎么干?看各地出了哪些大招——

  福州:

  一、强化动力支撑,着力建设机制活的新福州。要用活战略机遇,激活市场活力,搞活对外开放,全面增强省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改革开放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二、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建设产业优的新福州。要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着力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具有福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突出共建共享,着力建设百姓富的新福州。要增进民生福祉,弘扬先进文化,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法治福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构筑共同家园,着力建设生态美的新福州。要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生态家园,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归属感。

  泉州:

  一、致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致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进一步实施17个产业转型和升级路线图,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质的突破引领新一轮量的扩张,着力培育智能装备、半导体、运输装备、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物流、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集群,着力培育7个500亿元—1000亿元规模的产业新集群。

  二、继续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增强国际资本、信息、人才等资源配置能力,将泉州建成“海丝”沿线的综合通道。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教科文交流,拓展国际友城,建设海丝智库联盟和多元文化文献数据库,扩大海丝国际艺术节、世界闽南文化节的影响力。

  漳州:

  一、做大做强产业。坚持工业强市,坚持服务业兴市,坚持农业稳市。

  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刚性要求。

  三、突出重点区域带动。把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厦门港南岸新城、漳州高新区、环东山岛经济区域等四大经济增长极作为全市发展的主要支撑。

  四、打造对台合作桥头堡。加快建设漳州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创新构建漳台双向交流机制。

  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紧盯科技前沿领域,发展信息产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

  龙岩:

  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兴市、人才强市“三大战略”。这是未来五年龙岩战略资源的优先投向,是龙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是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智慧谋发展、集中力量求突破的大战略。

  二、深入打好项目落地、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三大战役”。这是龙岩发展的具体抓手,是建设创新型工贸旅游强市的重要平台,是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发展目标的实践路径,体现龙岩发展战略和战术的有效配合、相辅相成。

  莆田:

  一、推动统筹协调发展,建设区域均衡、城乡一体的美丽莆田。

  二、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便捷畅通、功能完善的美丽莆田。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游的美丽莆田。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活力迸发、包容开放的美丽莆田。

  五、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建设人民幸福、平安和谐的美丽莆田。

  六、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合力奋进的良好局面;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打造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化标本兼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明: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推动老工业基地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型,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

  二、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破林业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三、推动生态文明再上新台阶。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方案》涉及三明的改革试验任务,突出探索试验、统筹协调、督查落实。

  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深化扶贫机制,整合扶贫资源,落实扶贫举措。

  宁德:

  一、着力转型升级,在做强特色产业上实现更大突破。

  二、着力项目带动,在扩大有效投资上积蓄更强后劲。

  三、着力改革开放,在激发发展活力上增创更多优势。

  四、着力协调互动,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形成更新局面。

  五、着力绿色发展,在建设清新宁德上打造更美环境。

  六、着力文化强市,在弘扬闽东之光上树立更强品牌。

  七、着力共建共享,在建设全面小康上力争更好成效。

  八、着力依法治市,在推进法制建设上迈出更快步伐。

标签:党代会|蓝图
稿源: 福建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