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郑新聪同志在泉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6-09-27 09:52
  

  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 奋力开创“五个泉州”新局面

   ——郑新聪同志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接续奋斗、务实运作,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市经济总量保持全省首位,今年预计GDP达6600亿元,人均GDP达7.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27亿元;五年来,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11.2%、16.4%、14%;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称号。

  政企合力、精准施策,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率先启动“泉州制造2025”及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质量品牌提升三个专项行动,编制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石化、机械装备、建筑建材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率先开展数控一代应用示范。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先行先试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国家“民综改革试点”多点突破,推进“六张清单”“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市场主体突破55万户;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惠及300多万新市民。海丝战略支点城市、海丝先行区列入国家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5%、11.5%。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1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5%。泉州湾大桥贯通,环城高速闭合成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迈入高铁时代、亿吨大港、国际机场行列。

  注重依法治市、加强平安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推动设立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及法制工作委员会,领导制定首部实体法《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在全国首创“跨域·连锁·直通”诉讼服务平台,成立金融审判庭、金融检察处、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中心。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两个责任”,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开展规范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专项治理,“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整治常态化、长效化。

  协调各方、合力共为,海内外智慧力量充分凝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创新大会议案、代表建议督办和专题询问等方式,探索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市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探索协商民主机制,督办委员提案,助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广泛参与家乡建设,泉台交流、产业对接取得新进展。

   今后五年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经济扩量提质、城市内涵集聚、民生事业提升,加快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到2021年,全市GDP达近万亿元规模、年均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70亿元、年均增长6%,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激励区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趋完善。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若干领域改革试点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区域竞争软实力更加凸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建设初见成效。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高,2018年市定标准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安定稳定、充满活力。全市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

   实施“两个打造”迈向万亿经济强市行列

  构筑现代产业版图。进一步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巩固提升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4个主导产业和食品、工艺制品、纸业印刷3个特色产业,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扩量、重点突破,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巩固民营经济支柱地位,抓好产业投资、重大项目招商,着力培育7个500亿—1000亿元规模的新集群。

  构筑百年根基产业。巩固提升制造环节。从当前看,要为中小企业转型创造更多时间和空间,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尽可能压降技改、融资、物流、用能等实体经济成本。从长远看,要转向中高端,推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网络协同制造,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创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打响泉州造品牌。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引导特色产业、传统工艺、老字号与“互联网+”“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锻造更响亮、更久远的鞋都、衣都、石都、瓷都、茶都、香都等。增强产业链控制力。发挥上市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留住优势品牌、企业总部、营销中心。引导企业跟进新技术扩散应用,率先进入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石墨烯应用等前沿领域。“走出去”跨国布局。实施境外投资工作路线图,支持马德里商标注册,支持企业收购国际品牌、核心技术,设立海外研发中心。

  构筑产业创新高地。下力气建好创新平台。推广公办专营、民办公助、企办补贴等模式,整合建设10个以上“国字号”创新大平台,支持县域建设100家面向特色产业的公共技术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夯实创新人才支撑。深化人才强市战略,建立更加灵活务实的高端创新人才、产业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推出限价房、人才公寓、国际小区、补助奖励等精准政策包。优化创新生态体系。抓紧运作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带动银行和社会资本跟进,力争形成千亿元规模。移植复制中关村创业大街、江浙特色小镇、深圳南山智谷等运作模式。

   推动“两个建设”增强城市区域竞争力

  建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活化海丝基因。做实海丝申遗工作,力争201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施整体性保护、修缮式改造、家园式管理,推进古城保护“六大工程”。深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建设,加强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支持民间建设一批特色艺术馆。加快全域聚合。按照省域三大中心城市定位,下决心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统筹“一湾、两江、两翼”空间发展,加速培育南北两翼新增长极。聚焦湾区,加快东海、城东以及沿海相关县(市、区)相关区域、近200平方公里的海丝新城建设。加快综合客运枢纽、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建设,完善公交和停车系统。复兴千年古港。适度超前、错位发展,着眼建设海丝国际枢纽港和国际邮轮港。修编泉州港总体规划,加快南北两翼港区及泉州湾中心港区整体连片开发,统筹建设经营全市公用码头,争取尽快列入全国主要港口名录。做大海丝朋友圈。突出海丝、海峡特色,构建开放创新体系,支持企业、科研机构与海丝沿线开展合作,深化泉港澳现代服务业对接,建设台湾青年创业基地。

  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城市。改革试点牵引。以深化“金改区”建设、“民综改革试点”和县域改革试点试验等为抓手,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主线,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努力把泉州建成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效能最高、企业运营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逐步实现营商环境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强化“放管服”结合。持续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压缩审批自由裁量权、细化裁量标准,最大限度压缩、规范审批事项,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大厅之外无审批、目录之外无收费。提高效能效率。引入第三方对办事部门、县域营商环境进行评估,让企业和群众评部门、评窗口,以最严的党纪政纪,查处通报官商勾结以及损害企业权益的人和事,查处“吃拿卡要”和“庸懒散慢”等行为。建设诚信社会。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完善信用“红黑名单”制度,推进信用信息一张网建设。

   着力“六个提升”共建共享美丽幸福泉州

  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每年集中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健全覆盖城乡、延伸基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行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抓紧“莫兰蒂”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城乡危房、石结构房屋改造和地质灾害点住户搬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努力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提升优质服务供给水平。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委托管理、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推动三级综合医院与县级、乡镇、社区卫生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规划建设环湾城市公共服务集聚区,引进理念先进、管理一流的高端医疗机构,推进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机构纳入财政补助范围。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更好培养和留住医技人才、名师队伍。

  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深化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创建休闲农庄、闽南渔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突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养市场经纪人、电商带头人。实施“互联网+农业”,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云平台,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

  提升城市精细管理水平。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机制,横向推动城市管理大部制改革,纵向明晰市、区、街道职责,引导文明习惯养成,促进共治共管、家园共造。推广环卫保洁、绿化管养等市场化运作。建设智慧城市,完善数字城管平台,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平安建设,落实综治领导责任,推进治安防控立体化、视频监控联网应用规模化、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和矛盾纠纷调解多元化。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预防预警、防灾减灾、监督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争创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空间规划编制、污染第三方治理、排污权交易、跨境水环境整治等综合试验。着力解决环境安全隐忧,推进各种废物处置中心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构筑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完善城市排涝设施、生态防洪工程,建设海绵城市。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树牢“四种意识”。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拧紧思想总开关,坚守“三严三实”,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落实好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

  突出好干部标准,树立有为才有位导向。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发挥党委(党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大胆使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防灾减灾、帮扶企业、社会治理、脱贫攻坚、服务群众等方面实绩突出的干部;坚决对考评不合格、人岗不适的干部,采取谈话、函询、诫勉、组织调整等措施,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实行项目化管理,增强基层党建活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实施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计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党群组织联动联推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打造非公企业党建培训实践基地。

  用好“四种形态”,旗帜鲜明正风肃纪。持续发力纠正“四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节点、关注平时,用好“随手拍”举报平台,及时将各种“新伎俩”“隐身衣”行为纳入整治范围。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的腐败行为,推动反腐工作向基层延伸。

  坚决失责必问,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把责任传导到各级党组织,分解到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党的工作部门,对失责行为不仅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完善“五抓五看”责任清单,建立市县党委巡察制度。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双报告”、述廉述责、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等工作。

  坚持总揽全局,强化领导核心作用。重温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加强市委常委会建设,更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

标签:党代会|泉州党代会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