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卡尔美全面进军国内市场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8-29 09:57
  

  晋江新闻网网8月29日讯 昨日,以“印证奇迹”为主题,2016卡尔美体育产业论坛暨运动休闲门店招商洽谈会在晋江举行。全国数百位代理商、经销商、意向加盟商现场见证非同以往的新品发布会。

  未来十年将是体育产业的黄金期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预计在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总值将达到5万亿元。这也意味着,未来十年将成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黄金时期。

  在28日的论坛上,3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体育产业提升的焦点,在于企业要学会抓紧消费升级的机遇,共创中国体育用品新格局,培育和打造属于中国体育品牌的“新国货运动时代”。

  “体育用品及衍生产品的产出高达70%以上,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它与一个国家的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有关,也与国家产业结构相一致。体育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著名经济学者、现任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曹可强指出,在体育服务业内部,随着大众体育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场地服务业、体育培训业将长期快速发展和增长,是潜力比较大的领域。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会展部副主任温嘉指出,随着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以及大众自觉健身意识的抬头,未来十年一定是健身和运动的十年,也会是健身业和相关产业的黄金十年,体育用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抓住这个重大机遇。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范君认为,现在的购物中心已经不能叫Shopping Mall了,消费者对购物中心的需求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购物。“目前,就我们了解的信息,国内多数购物中心转型的特点之一是做体验,购物面积在逐步下降,餐饮和娱乐的面积在提升。做以体育为主题和特色的体育Mall将成为百货下一波转型的重点方向。”

柯永祥阐释卡尔美战略布局

  卡尔美打造综合性体育品牌

  作为本年度发布会主题,“印证奇迹”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卡尔美对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信心。

  目前卡尔美是中国体育品牌中成长最快的足球运动品牌,也是与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合作最多的赞助商。KELME(卡尔美)与上海申鑫、重庆力帆、河北中基、沈阳中泽、青岛中能等中国十几家职业足球俱乐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著名足球明星李金羽创立的“大羽足球俱乐部”共同合作推出系列青年装备;与著名前国足李铁的“铁子帮”达成合作协议……卡尔美用50年沉淀的专业与专注,致力于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2016年,卡尔美对于万亿体育产业的战略布局更为深远。

  继“回归足球”打造专业足球装备,今年,卡尔美推出了全新的运动系列产品。“我们想整合资源和平台,打造综合性体育品牌。”KELME(卡尔美)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柯永祥指出,卡尔美是一个拥有50年沉淀的体育用品品牌,拥有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在足球领域,在跑步、户外等诸多领域都拥有话语权。“在此背景基础上,通过整合本土优质的供应链资源及运营团队,我们有理由也有实力把卡尔美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体育品牌。”

  拓展产品品类只是卡尔美战略定位的一环,携手资本进入中国主板市场更能凸显卡尔美对于万亿体育产业的“野心”。

  本次发布会上,卡尔美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正式启动资本市场。

  缘何有此举措,柯永祥表示,卡尔美携手专业团队进军资本市场,让企业未来在更高层次的产业竞争及国际化战略扩张中拥有雄厚的资金后盾,能够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财务税收,完善监控机制,提升整体综合实力,从而使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知名度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为卡尔美打造“综合性体育用品品牌”夯实基础。

  “我们的目标是5年内赶超国内一线运动品牌;10年内,回归西班牙,进军全球市场。”从2015年巨资买断卡尔美中国的品牌运营权,柯永祥的内心就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在其战略规划中,整合好优质供应链,做好产品研发和设计,组建一支热爱体育的运营团队,铺设好线上线下的渠道,再加之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的“东风”,卡尔美的成功突围势必成为一种必然。

卡尔美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战略合作

  小贴士:

  卡尔美(KELME),1977年诞生于西班牙,是著名国际运动品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西班牙团队的指定赞助商,并于1994年成为皇家马德里队的赞助商。上世纪70年代末,KELME投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和体育活动赞助,从而为KELME品牌带来丰厚回报,同时也为其全球市场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标签:卡尔美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