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文明购物 你做到了吗?
文明36计之三省吾身
解释: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典故:《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齐全的物品、便捷的购物方式,超市成了市民日常生活购物的首选之地。近日,记者走访了晋江市区多家超市,发现在购物过程中存在不少不文明行为。
现象一:购物车乱停乱放
在罗山一大型超市内,记者不时看到空空的购物车被放在货架旁或过道上,当其他顾客推着购物车经过时不小心还会被碰到。而在收银台出口处,更是堆满了顾客结账后扔下的购物车,由于出口的过道本就不宽敞,购物车堆放在这里更显得凌乱无序。有些顾客还会把购物车当“滑板”,一旦不注意,很容易摔倒或碰撞。出了超市往外走,到了超市所在商场一楼、二楼的电梯出口处和中庭,仍然可以看到几个购物车随意停在那里。
而位于世纪大道一商场内的超市,因为采取了投币取车的方式,情况大不一样。记者来到该超市外看到,一排排购物车整齐地停放着。
在超市外引导顾客使用购物车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开业之初并没有设置投币取车,那时经常发生购物车被推到马路上的情况。后来采取投币方式,情况改善了很多。
现象二:被“抛弃”的商品随意乱放
记者走访中发现,商品“乱入”的现象随处可见:饼干“跑”到了纸巾促销货架上,已称重的散装糖果、面包“躺”在了洗浴用品的货架上,饮料出现在文具区……记者在罗山某超市看到,一名推着购物车的年轻女顾客将购物车中的一瓶洗发水拿出来反复翻看后,随手放在了一旁放毛巾的货架上。
超市导购员苏阿姨对此也很无奈。“每种商品都有固定的摆放区域,随便乱放就还要挑出来放回原位,增加了不少工作量。”苏阿姨说,更不文明的是,有的顾客称了熟食又不买,也给超市造成了浪费。“像一些酱菜,价格一样的可以拼起来称,称好了又不买,就浪费了。”
在泉安中路某超市中,记者在收银处附近看到一处“孤儿区”,里面放着一些零散的商品,种类不一。记者从导购员处得知,该区域的设置是供顾客放置拿了又不想买的物品,以便工作人员后期整理。该超市导购员告诉记者,该区域设置的时间还不长,有些效果,但有些顾客还是会随意放。
现象三:部分食品成“试吃品”
在世纪大道某超市里可以看到,炒货、蜜饯等区域的货柜上都摆有数个“文明购物请勿试吃”的牌子。“摆着牌子,还是会有人试吃。”超市导购员洪阿姨说,“过去阻止他们,有时候顾客会不高兴,会说要买为什么不能试吃。”洪阿姨对此既无奈又生气,她告诉记者,有的顾客还会把没买单的饮料直接开了喝,喝一半就随处放不买单。
而这类不文明现象,在记者走访的数家超市中均存在。
现象四:冷冻和散装熟食区域 盖子被打开后没关上
记者走访中还发现,许多装雪糕的冰柜盖子被顾客移开,却没有及时拉上。一名在冷冻区负责看管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顾客都没有随手将冰柜盖子关上的习惯,这样冷气往外跑,不仅会导致冷冻效果变差,食品容易变质,还浪费了电。
而在一些卖散装蜜饯和炒货的区域,记者看到,不少装有此类食物的盒子都敞开着,盖子都没有及时盖上。“这么没有文明意识,万一苍蝇飞进去怎么办?”一名正准备前来购买的顾客看到后转身离去。
说法:
顾客是“上帝”,对于顾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超市管理人员只能提醒,但在频频提示之下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这些购物不文明现象,在每个超市都有发生。”大润发超市相关负责人说,一天下来平均都要整理百来件商品,节假日的时候还要翻几倍,给超市及其他消费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沃尔玛超市客服部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在超市内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标语,增加防损员定点巡查,及时将商品“归位”外,遇到私拆、毁坏商品的顾客,超市只能以劝说为主。“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共同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后记:
超市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存在着这么多不文明现象,甚至有些不文明已变成了习以为常的事,这是需要反省的。市民的日常生活行为是市民素质最直接的反映。三省吾身,在日常购物中,每个人应多思考自己的言行,文明购物,共创美好环境。
(记者_施蓉蓉 柯明娇)
- 只为“想出去看看” 两少年疯狂盗窃超市首饰筹路费2015/05/21
- 超市遭遇“大盗” 价值20万首饰不翼而飞2015/05/21
- 文明36计:马路文明是“必由之路”2015/05/16
- 毓英中心小学评选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2015/05/08
- 西园在屿头社区设立文明幸福家庭服务点2015/05/0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