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未来之城 泉州两会视野中的城市生活蓝图

www.ijjnews.com   泉州网  2015-03-23 08:43
  

  刚刚欣赏完一场千年雅乐南音演出,夜幕即将降临,上车后掏出手机,就可将家里的热水打开,一路上鸟语花香,路边郁郁葱葱的行道树映入眼帘……这或许是一名普通泉州人的“未来之城”。

  2015年泉州两会期间,泉州市市长郑新聪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新一年泉州的发展绘制出了一幅美丽的蓝图。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积极参政议政,对泉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和生态文明多个领域的建设提出建议,为泉州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我们依稀可以看见,未来生活在泉州的人,不但可以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还可以享受生态文明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老祖先留下的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

  生态之城

  “海绵”理念让城市与自然互动

  刺桐公园换上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雨水渗透至地层,彻底改变过去无法储蓄的情况。

  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巩固提升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成果。完善“两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实生态红线管控措施。积极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抓好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和“青山挂白”治理,加强山体、水域、海岸带生态修复,突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城市回归自然,使水源得以涵养,使田园得以保存,这是现代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积极探索。

  从内沟河的综合治理工程,使其恢复行洪、蓄水等生态功能,到公园道路的“海绵”理念改造,延长城市绿线,提高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城市与自然互动。生态文明已成为泉州这座环湾面海之城的发展标记。

   -典型案例

   刺桐公园:首块“海绵”试水

  刺桐公园,位于市区刺桐路和津淮街交汇处西北侧,于1995年动工,两年后建成投用。近年来,市政部门运用生态理念,对公园进行全方位“升级”,从园内道路的铺设,到树底草坪的设置,匠心独运,可以称得上是泉州城对“海绵”城市理念运用的典型示范。

  阳春三月的午后,骤雨初歇,记者于刺桐公园南门,行进而入,现场体验“海绵”理念支撑下的公园氛围。昔日,略显狭窄的水泥道路经过翻修,换上了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路面采用了生态透水材料,通过缝隙,雨水渗透至地层,彻底改变过去无法储蓄的情况。园内的道路翻修加宽,拥挤不再是难题。走在大路两旁,绿树葱葱,各色鲜花点缀;漫步竹林小径,更是静谧清幽。

  公园四周的铁栅栏围墙已经拆除,只剩下三角梅和其他一些爬藤类植物,筑成一排绿篱。“拆墙透绿”,使园内景色与园外空间融成了一体。细心的你会发现,公园的出入口也增多了,市民进出公园更加方便,能够开放式欣赏公园景色。

   -两会热议

   突破治水思路不再“城中看海”

  在今年的泉州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蔡进强建议,组建“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负责组织“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发挥主导作用。“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单个部门(单位)能完成的,要统筹协调规划、国土、排水等部门,合力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避免各自为政。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城市“蓝”、“绿”空间明显增加,人居环境改善,让人们看到“海绵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综合生态环境效益。

   造“海绵体” 让“包袱”变财富

  民进泉州市委员会建议,应改变观念把雨水从“包袱”变成财富,今后城市建设应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设施来组织排水,坚持“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的规划设计理念。

  农工党泉州市委员会建议,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要逐步形成步行、自行车等立体慢行交通网络;同时尽可能用透水性材料对地面慢行道路进行改造,将公共停车场改造成镂空路面,起到不依赖地下排水管道、最大限度利用绿地锁住雨水的作用。

  台盟泉州市委员会也提出,可借鉴国外经验,通过节水低碳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城市建设,综合应用低影响开发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采取雨水花园、屋顶绿化、植被浅沟、截断径流直接排放渗透设施,雨水溏或雨水湿地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设施。

   天人合一造绿色生态建筑

  关于打造绿色生态建筑问题,民进泉州市委员会建议,建筑要尽力营造住区的自然生态。

  今后泉州在打造生态建筑时,一定要注重研究住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生物之间的共生共荣,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植被的多样性,来营造建筑区的环境质量。

   -部门声音

   运用高科技打造泉州人的“海绵城市”

  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王奕鹏说,从前一段时间的刺桐公园的“拆墙透绿”工程,到目前的园内整修生态化升级,都体现一种全新的公园改造理念,即运用高科技的生态手段,打造泉州人的“海绵城市”。

  “传统的水泥路面、沥青路面,雨水没办法存蓄,但使用一些生态透水材料后,这种情况将彻底改变。”他说,刺桐公园已经使用的一些透水混凝土,遇到雨天,雨水通过路面缝隙,渗透到底下的地层,能够存蓄一段时间,“夏天气温升高,人站在上面,能明显地感觉到湿度、温度与其他路面的差别,这就是海绵效果”。

  他说,透水砖、生态混凝土等生态材料,目前市区仅刺桐公园和东湖公园使用,“其实一些道路绿化设施也可以使用”,可对道路绿化带进行改造,设置一些下凹式绿化带来接收雨水,地下铺上沙石,雨水经过“收、蓄、渗、排”的过程,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没有下渗的雨水排入蓄水槽,干旱时可用于植物或景观补水,实现雨水“慢排缓释”。

   -热词解读

   【关键词】垃圾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加的今天,如何有效无害进行处理。市政协委员蔡长谋提出建议,使用垃圾焚烧后的废渣,用于生产建设用砖;同时对废渣中的金属物,进行分离;通过财政贴息、创新融资模式、项目补贴及税费奖励等措施,支持发展垃圾焚烧废渣处理项目。

  随着经济发展,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农村垃圾也随之逐年增加。对此,市政协委员李百灵、王鸿燕、吴新生等建议,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建立乡镇垃圾中转站和村庄垃圾收集设施,全面推广“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可实行“统一收集、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

   【关键词】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是指利用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立面或顶面实施绿化,对于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热导效应和增加城市景观效果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建筑密度较大、空地绿化不多等因素严重制约城市绿化发展。

  对此,市政协委员曾聪明建议,对可用于立体绿化而尚未开发的空间,包括立交桥、人行天桥、墙体、屋顶、阳台等进行立体绿化方案设计,选择相适应的植物和技术方法进行立体绿化。比如:墙面可采用吸附类植物(如爬山虎、凌霄等)进行垂直立面绿化;屋顶可使用卷须类、缠绕类或蔓生类植物(如紫藤、葡萄、常春油麻藤等)做棚架绿化;桥体立柱可采用吸附类和缠绕类植物(如霹雳、爬山虎、牵牛、五爪金龙等)进行柱体垂直绿化。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泉州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之一,而去年我市的气象干旱使清源山虎乳泉因此而断流的现象,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市政协委员陈笃恒提出建议,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努力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营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社会风气;大力推广使用和改用环保节水的器具设备,减少用水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开展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规划研究,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补充和缓解城市供水压力。

  对于山美水库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市人大代表蓝志明建议,对山美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设立专项单列资金,加大市级财政资金投入,不能将上下游水环境保护补偿专项资金作为市级配套资金;重点支持污染较为突出、能快速体现整治成效的库区周边乡镇、村和桃溪流域。

   【关键词】湿地资源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近年来,泉州湾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湿地面临严重威胁。

  市政协委员傅培聪建议,由市直相关部门设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自然资源保护和规划科室,作出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规划,对山、海、湿地统一管理,列入城市整体规划范围。以优美的环境带动更多平民百姓的觉悟,实行相关补偿制度,对受影响的湿地区域进行生态建设补偿。

标签:泉州两会|人大|蓝图
稿源: 泉州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