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晋江时政 >>正文

#西藏考察#晋江援藏工作成效令人振奋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5-03-15 08:24
  

  挖掘特色资源

  促产业“转型升级”

  工布江达县景色优美,民俗文化底蕴丰厚。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到来后,与当地干部一起研究利用旅游来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着力打造“户外天堂”巴松措的旅游品牌,是推动生态旅游的重头戏。

  明亮的日光、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连绵的雪山,被誉为“藏东南的绿宝石”的巴松措美如画卷。

  在县风景管理局,考察团观看了项目规划的宣传片,县委、县政府在规划中明确将投资43亿元,按“一心一环五片区”的布局对巴松措景区进行规划,力争2016年创建成为国家5A旅游景区,目前第一期建设已经展开,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客运中心、集散广场等重点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

  陈荣法说,工布江达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再以高站位、前瞻性的规划进行开发,前景看好。他建议,援藏干部要进一步整合区域周边旅游资源,配套观光产品,强化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旅游品牌,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利用旅游这块金字招牌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区域影响力,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发展乡村旅游

  让村民“鼓起腰包”

  闽藏一家亲,藏族同胞的热情淳朴,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工布江达县城东5公里,尼洋河畔、318国道旁,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的故里——阿沛新村。

  这里,一幢幢极具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干净的水泥路连接着每家每户,屋前的蔬菜棚里绿意盎然,太阳能路灯静静矗立。这个原本破旧贫穷的村庄面貌一新,转折点来自于2011年福建援藏项目的支持,为阿沛新农村建设投资200多万元,规划14个项目,着力完善了村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

  凭借地理优势和名人效应,阿沛新村39户149位村民,几乎户户搞起了旅游业,人人吃上了旅游饭,每年人均创收3200元。

  考察团一行来到藏民德庆旺姆家中,这里被改造成颇具特色的家庭旅馆,热情的女主人和邻居们唱起《在北京的金山上》,并捧出酥油茶和酸奶招待客人。

  “你们家发展家庭旅馆多久了?”“现在都靠什么创收?”“孩子们读书方便吗?”陈荣法询问道。德庆旺姆高兴地说,自己2011年开办家庭旅馆,是村里第一家,现在开办旅馆赚钱成了家里主要的经济收入,不再像以前挖松茸、挖虫草那么单一了,赚的钱这几年为家里添置了新电器和机动车,孩子在就近的小学读五年级,日子越过越好了。

  张朝阳介绍,像这样的家庭旅馆,村里还有14家。此外,村里还有民俗演艺中心、民俗表演队等,如今,藏式家访、家庭旅馆、民俗表演、藏式餐饮已经成为村里旅游的特色品牌。

  “新农村建设应该打好特色牌。”陈荣法表示,能够依托新农村建设推动旅游配套完善,让群众借势“鼓起腰包”,这个做法很好。晋江也正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几个重点村庄也具有可挖掘的旅游资源,阿沛新村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特派记者_陈维曦 文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标签:西藏|考察|援藏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郭婧婧郭婧婧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