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年度10大谣言盘点 微信传谣部分营销账号成推手

www.ijjnews.com   东南早报  2014-12-22 08:04
  
谣言,或骇人听闻,或荒诞不经,或漏洞百出,但总有人散布、传播,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严重者,甚至引发群体性恐慌,谣言,已成为危害社会的一颗毒瘤。

  打击谣言泉州警方拘留9人

  谣言惑众,打击谣言,治理谣言已成各方共识。

  据泉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介绍,为适应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警方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控、防止网络谣言扩散的机制,同时继续保持对谣言的打击力度,发现查处了一批传播谣言的案件,行政拘留了9名涉案人员,对谣言的散布起到了积极的遏制作用。

  传播学人士也指出,遏制谣言的出现和传播,应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其他社会主体,包括媒体、民间草根共同参与,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展开综合治理

  怀孕幼儿园园长传谣被处理

  来自泉州市公安局的权威消息,截至目前,泉州警方今年已发现查处了46起谣言,其中对13起涉及传谣的案件进行了行政处罚,行政拘留9人。这13起谣言主要涉及谎报险情、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其中,多起与今年3月1日在昆明发生的暴恐袭击案牵强附会。

  3月2日晚9时许,网民李某在腾讯微博上散布谣言称:“最新消息,昆明恐怖分子已潜入泉州惠安县一带,并在往紫山镇方向靠近……”惠安警方迅速行动,在惠安一工厂将散布谣言的网民李某抓获。

  3月4日7时多,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下宫村27岁的骆某在其QQ空间上发布一条“说说”,并同步发到腾讯微博上,造谣称有人出一亿元让恐怖组织来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暴乱,在张坂菜市场已经抓到两个。“大家这几天都要小心啊,扩散出去!”这条谣言在发出3分钟后就被警方发现,警方立即删帖抓人。

  5月26日,有网民在微信群称,“xx幼儿园转发教育局紧急通知:昆明火车站30多名恐怖分子已潜入泉州,今起请家长接幼儿记得携带接送卡,进园前必须给保安看并刷卡!”警方找到该幼儿园园长吴某芬进行核实,吴承认,是她发给每位老师,然后再转给每位家长的。之所以编造“恐怖分子潜入泉州”,主要是想通过紧张形势唤起家长重视安全,在接送孩子时记得带接送卡。

  上述三起散布造谣的涉案人员均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其中,考虑到吴某芬处于怀孕期,警方对其处以行政拘留不予执行。

  遏制谣言建立完善预警机制

  泉州师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张文心正进行谣言传播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近期出现的几起网络谣言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她认为,权威信息相对滞后是谣言产生最大的社会成因。大道不传,小道乱传,在权威渠道无法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时,谣言就极易出现。其次,绝大部分谣言集中在一些老百姓关心的社会问题上,比如治安、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等关乎民众基本需求的方面,此类谣言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和宣泄。

  在她看来,遏制谣言,应在政府主导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展开社会综合治理。首先,政府要制定相应法律,加强网络监管,积极主动及时运用各种权威渠道辟谣,更重要的是要及时主动发布信息,加强信息的公开,增加信息透明度。其次,大众传媒应严守新闻专业精神,在发布和转载信息时注意核实,一旦发现谣言,要及时辟谣。市民、网友也应加强自律,发表言论要负责任,不捏造谣言,另一方面要积极提升媒介素养,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不盲目跟风传播,不当谣言“搬运工”。

  张文心以10月处理的“泉州实小孩子被拐带”和“南安官桥井水翻滚引发的地震疑虑”等谣言为例,认为有关方面反应及时,处理效果到位。

  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介绍,在实小孩子被拐带这起舆情事件中,谣言的出现,主要源于当天中午,现场部分情况被在场家长错误理解,直接将失实情况发布到了微信朋友圈,从而导致了“拐带小孩”谣言的快速传播。不过,下午4时多,@鲤城公安官方微博即发布长微博予以澄清,随后,@泉州公安和@东南早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微博、微信公号,以及部分活跃网友纷纷予以转发传播后,谣言得以平息。

  合力辟谣网络自净机制初显

  泉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介绍,为适应迅猛发展的自媒体网络时代,泉州警方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控网络谣言的系统。各地警方也都开设了官方微博或官方微信平台,通过这些渠道,可及时发布警情,公开信息和辟谣。今年9月,泉州市公安局还向30名活跃的微博网友颁发@泉州公安网情民意观察员,期望博友们积极参与收集网络热点舆情,监督政府及公安工作,协助警方维护健康正义的网络舆论风气。

  网友@经典魔蝎也是一名观察员,此前,他曾多次在微博上辟谣。他认为,警方聘请观察员,是对监控网络谣言是一个很好补充。“谣言出现后,观察员可及时向警方反馈信息。”有时,官方在辟谣时需要一个调查核实过程,辟谣可能不那么及时,这时,观察员可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和经验判断,作出一些辟谣,“虽然不及官方的权威,但总比眼睁睁看着谣言满天飞强。”事实上,近一两年来,他还和多名网友一道,经常批评和揭露某营销账号散布有关石狮的不实信息和低俗内容等。

  此外,传统媒体也是针对网络谣言展开调查的权威力量,在辟谣时具有一定公信力。比如,本社泉州晚报、东南早报都开设有求证、早报实验室等新闻栏目,对一些传闻及时进行调查和核实,两报官方微博、微信也适时参与辟谣,有效阻击了网络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标签:微信|传谣|账号|推手
稿源: 东南早报  编辑: 李志萍李志萍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