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晋江部分村居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对外传播信息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4-12-14 10:21
  

  家乡的声音  旅外乡亲也听到了

  “2015年度围头村新农合缴费时间从12月5日至12月8日,敬请互相转告。”———这原本是一则贴在村委会大厅的通知,如今却通过微信发送到村民们的手机移动终端。

  近两年来,随着微信的迅猛发展,晋江部分村居也与时俱进,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一对多地向村民乃至外界发布和传播家乡的信息。

  宣传与服务为主

  也有热心村民自建平台

  今年年初,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创建微信公众平台“美丽围头海峡名村”,并于“五一”前夕发布了第一条微信:“五一去哪儿?晋江围头金沙湾欢迎您!”点击进入,还有详细的活动内容介绍,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我们这个平台最主要还是为旅游服务,宣传旅游资讯,同时及时掌握媒体对围头的报道,通过平台的转发进行二次宣传,提高围头湾的知名度。”围头村村委会主任洪水平说,今年以来,村委会将平台的创建纳入村里的工作,由一位年轻的村务工作者负责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同时,结合社会管理方式创新,在平台上通报村里的日常工作、汇报工作进度、介绍村情。

  为了宣传该平台,围头村除了发动村民关注,还将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和二维码印在围头湾的宣传导览图上,以吸引游客的关注。据了解,目前关注该平台的总用户数中,泉州地区以外的占了近三分之一。

  与“美丽围头海峡名村”类似,主打旅游招牌的金井镇塘东村,也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塘东游”。今年3月份,经过塘东村网友“黑熊”的提议,塘东村委会建立了一个以发布原生态旅游和村居即时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塘东游”,点击历史消息,只要是村里发生的事情,无论是时政、娱乐,还是村委会主任自创的《锦东颂》、爱讲古的八旬老人,都可以看到精彩的记录。“虽然我们的关注用户只有近700个,但有时一篇文章的浏览量都有五六千次!”微信公众号的主要管理人员许金盘说。

  梅岭街道竹园社区去年11月份在微信公众平台“竹园社区”发布了第一条信息,算是晋江市较早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村居。在社区居委会的办事窗口,记者还看到了一张贴在玻璃上的宣传单:“意见建议、户口办理、计生服务、志愿服务、居家养老、青少年服务、房屋管理服务、社区辖内便民电话,只要您关注我们,我们将会尽快为您服务。”并随文附上了公众号名称和二维码图案。

  竹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周金条介绍,该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以宣传社区公益活动和便民服务、居民交流互动为主,目前关注用户近600人,占了社区居民总数的10%。

  除了有村居官方开通的,记者还发现,也有热心村民个人开设的以宣传和服务村民为主的微信公众平台,例如龙湖镇福林村的“檀林二三事”和东石镇潘径村的“潘径新闻网”。“就是想给村民提供一个方便,让大伙随时随地都能知道村里发生的大小事。”“潘径新闻网”的开设者、潘径村村民张百达说。今年30多岁的张自达,经营着一家文具小店,平日里喜好上网,更热心村务工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标签:村居|微信公众平台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秀英谢秀英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