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晋江新型城镇化——写好一个“人”建靓一座城
突出同城同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敢为人先的晋江坚持“全市统筹、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在城乡规划建设、社会保障、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方面,出台一系列“共建共享”举措,保障农村农民和市区市民享有同等待遇。
按照“共建共享、均等待遇”的思路,在福建率先实行城乡低保、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等社保“城乡一体化”,城乡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受益对象超2万人;新农合标准提高到390元,参合率达99.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62.1万人,12万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市慈善总会累计筹集善款21亿元,长期实施助学、解困、复明、安居等慈善工程,累计投入10.25亿元,15.5万人次受惠。
为革除以药补医弊端,投入1亿元专项医改资金,在全市378家村卫生所(站)实施基本药物及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解决基层群众“看病贵”问题。养老体系建设采取“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模式,开展护理型养老服务,推广村级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站和老年活动中心“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室(中心)、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在就地城镇化,就近市民化方面,突出抓好“五个环节”。一是和谐拆迁,让利于民,为民建城,近年来累计完成拆迁1100多万平方米;二是优先安置,选择交通便捷、就学就医方便、配套齐全的地块就地就近安置;三是盘活资产,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可将土地和房屋自主选择换安置房、商务办公楼、店面、商场、SOHO、现金股权等,促进保值增值;四是养老保障,除了新农保外,还在福建率先建立“凡征必保、即征即保”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覆盖175个村(社区),6.3万人参保,5.7万人按月领取养老金;五是就业扶持,通过就业培训,帮助农民转为市民,近3年引导9万多农民在片区改造中实现就近城镇化、就地市民化。
突出品质品位,推动城市建设现代化
作为福建县域经济排头兵的晋江,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始终把拉框架、拓空间、强功能、提品质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始终,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改善人居环境。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2.5%。
注重成片改造,近年来,累计投入1000多亿元,策划实施九大组团、五大片区等16个片区改造,每年拆迁300多万平方米,每年盘活低效用地1万亩,每年提升城镇化2个百分点,实现了“一降两升三提升”,即市区建筑密度下降,公共配套和生态空间增加,人口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大提升。
注重功能完善,在城市改造中,坚持以人为核心,注重人的感觉、人的需求,将2/3以上的空间用于完善生产、生活、生态配套,优化布局医教文体、休闲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近3年,累计投入77.5亿元,实施67个市政交通项目,打通了41条城市主干道,初步构建“152030”快速交通圈,即全市任何地方15分钟可上高速,各镇与中心城区20分钟可达,各镇街间30分钟可联通。
注重生态优先,近3年,累计投入20多亿元实施近200个项目,对全市溪流进行分批综合整治,累计投入27.2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沿海基干林带修复、湿地保护、近海水域治理项目。3年新建、扩建20个公园,占地6300多亩,新增水面3100亩,新增造林3.8万亩,每年市绿化覆盖率提升1个百分点,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3%,荣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
(记者 蔡茂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