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有7000万农村留守儿童 1300万无获户籍登记
接下来我们就要联线一位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的高玉荣主任,高主任,您好。首先有一个问题,你看这些孩子生活在这些村子里面,村子里面村支书,有村主任,他们的问题为什么在这个层面没有解决,不能得到解决,而必须要有一个儿童福利主任来帮他们真正地去解决这个问题?
北师大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高玉荣:
主持人你好。您说得非常对,因为我们城市的居委会,还有农民的村委会有很多干部,但是没有直接负责儿童的干部,所以我们首先就解决了儿童身边有人服务的问题,而这个服务又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服务工作,为儿童提供非常细致,仔细的这种服务的工作,是儿童最需要的。
主持人:
就是针对儿童解决儿童需要的问题,就需要有一个专业性人士来解决。我们注意到,这次选的120多个村庄,他们是试点,来自5个省区,有新疆、云南,这就属于边疆地区。另外还有内陆地区,河南、四川、山西,为什么这样进行选择?
高玉荣:
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考虑的是5个省,12个县,在120个村里头,那么这120个村首先考虑的是各类需求儿童都有,这120个村里的儿童,他们有孤儿,有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还有很多困境儿童,服刑人员子弟,打工人员的子弟,还有跟爸爸妈妈走的,还有一些好像是流浪到这个村里的,这种儿童是非常多的,所以需要帮助的儿童是最多的,而且也是最能出来示范效果的。
主持人:
好的,高主任,我们稍微有更多的问题给您。刚才我们说了,儿童福利主任听起来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主任,但他实际上到底能够解决多少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
解说:
烧火做饭,帮妈妈喂鸡,张名耀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他是云南陇川县二小的一名六年级学生,然而,如今的生活是他们一家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张名耀:
这个是以前的家里,这个是妈妈,这个是姐姐。
罗洪统:
当时的住房特别困难,这是他父亲在时建下的一个小茅屋,下雨的话,(屋顶)草烂了就找油布铺起来,他家里面的厨房不像现在,现在看着还有点丰富。
解说:
八年前,父亲的去世,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只剩下张名耀姐姐和妈妈相依为命,张名耀的妈妈是缅甸人,因而无法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妈妈帮人打短工维持。七岁的张名耀眼看着就要到了上学的年纪,因为上不了户口,而面临失学,幸运的是罗洪统作为儿童福利主任来到了陇川县,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罗洪统:
我们就是一个桥梁,我们可以去跟民政、妇联,尽最快的速度去反映这个情况,然后就马上得到落实。
解说:
除了上户口,罗洪统还帮姐弟俩申请了每年6000元钱抚养补助金,他还多方筹措为张明耀盖起了现在的新房,砖瓦房对于张名耀一家来说,从来不敢想象。
张名耀:
这个是客厅,那是家堂。我姐有时候回来她就睡这里。我长大了想当剪头发的人,因为他们剪得头发,我想把人们的头发剪得好看。
解说:
张名耀的生活在逐渐改变,而这样的尝试是源于四年前,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云南调研时的一个深夜长谈。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
一拍即合,大家就很激动,就说需要变了,中国的儿童福利政策得做大调整,所以有这样的一机会,正好产生出来这样一套想法。
解说:
从2010年开始,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福利基金会合作,再加上六所高校的参与,开始在全国5个省,120个村进行试点,推广儿童福利主任这样的创新模式,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弱势儿童的权益。
王振耀:
这个是光靠行政不行的,因为发现儿童不仅仅是个吃饭的问题,没有专人,专业化的照料不行,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它实际是需要一定有一个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才行。
解说:
近四年的时间帮助的对象,从最开始只针对于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到目前已经拓展包括孤儿在内的所有困境儿童,覆盖的范围主要在最贫困、最偏远和最边缘的地区。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
特别是下一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 12岁留守女童烧邻居房屋:事情闹大了妈妈就回来2014/03/24
- 四川泸州留守儿童与爸妈住进城市 3次出走回老家找外婆2014/03/17
- 英媒:中国留守儿童遭性侵源于性教育缺乏2013/08/14
- 河南老师性侵女生多为留守儿童 校长停职2013/05/27
- 留守儿童为了孝敬奶奶每天存五毛钱2013/02/01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