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晋江:从工厂到城市

www.ijjnews.com   国际金融报  2014-03-18 10:14
  

  晋江经济开发区工人正在参加各种各样的趣味比赛。

  作为一个县级市的经济开发区,本以为只是单一的发展经济。而占地面积达203平方公里、版图占晋江1/3的晋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把一个区当作一个城来谋划,投入30多亿元补上商业、文化、企业总部这一大课,建设宜业、宜居、宜商产城城乡一体的一流开发区,在普遍出现用工荒的当下,这个开发区不仅能招足人,而且能留下人,留下人心。不仅避免了每年人工大迁徙的窘况,而且培育起了一批又一批的新晋江人。

  “21世纪的决定性力量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早在2000年就发出的预言。如今这个预言至少对了一半。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新的增长极。

  问题是,如何城市化?怎么做、谁来做、做什么,无一不是值得探讨的细节。尤其是这其中政府与市场间的分工、协作又该怎样进行,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福建省晋江市,一个率先工业化的县级市,正在经历着这样的历史过程。

  和多数开发区一样,晋江经济开发区从5.8平方公里的一片工厂,发展到今天的203平方公里的一方城市,只用了13年。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仅五里园和安东园两个园区,就活跃着6万多名产业工人。他们如何生活?孩子如何上学?老人如何就医?年轻人如何休闲?

  “产城一体”,这就是晋江经济开发区的新思路。至少从记者初见谢永彬、郑育焕时,便对“产城一体”有了形象的认识。

  采访那天,郑育焕晚到了。风风火火一进门,郑育焕也不需要人招呼,就自然而然地坐到谢永彬身边。忙着给记者介绍情况的谢永彬,拍了一下郑育焕的腿,算是问候。看着谢永彬无暇他顾,郑育焕便习以为常地拿起茶壶,又是泡茶,又是倒水,俨然如主人般忙碌起来。

  谢永彬、郑育焕,互不客套的两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一个为官,一个为商。前者,福建省晋江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后者,香港上市公司蜡笔小新公司总经理,兼晋江经济开发区商会会长。

  工业园谋升级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无为而治”,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晋江经济管理。从无为到有为,晋江便踏上了理性的、现代的晋江之路。

  晋江经济,从三闲起步,以家庭小作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开始,天生经商细胞活跃,加上政府实行不限制、不压抑的无为而治,晋江迅速成为“福建龙”,经济实力连续多年稳居福建第一。

  敢字当头的原始冲动,和不限制的无为而治,不可能一劳永逸。如何从自发到自觉,从简单的无为到超前的有为,使晋江踏上理性的、现代晋江之路,也许13年前的2000年是个分水岭。

  因为,那一年,以农村工业化起步的晋江在全市推动“四个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居民向现代社区集中),晋江经济开发区的前身—五里工业园区正式启动。

  与之前后相随的是,晋江市在“质量立市”之后,又相继推出了“品牌之都”、“产业集群”、“企业上市”等一系列促进微观企业、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多项重大举措。

  郑育焕告诉记者,他的蜡笔小新食品企业,有幸经历了这一过程。或者说,有幸经过了那一番洗礼,“蜡笔小新”才能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联交所上市企业。

  因为企业所在的罗山镇缺塘村离晋江机场较近,“企业迟早要搬走”的想法,使蜡笔小新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一批进入五里工业园区的企业。郑育焕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的“搬家”,会让蜡笔小新迎来了一次洗心革面。哪怕最初的感觉只是从经销商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大幅提升开始。

  “企业在村里,经销商想跟你做生意,从来都不敢通过银行把货款转账给你。怕被骗!都是拎着现金,看到货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郑育焕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情形,“进了园区,不仅经销商对我们的信任度大大提升,而且来与企业合作的经销商的档次也提高了,一些有实力的经销商愿意跟我们合作!”

  那时的蜡笔小新,虽说拿了50亩地,其实真正用上的不过10几亩,但这丝毫也不影响蜡笔小新的与时俱进—2002年,郑育焕响应晋江市政府打造“品牌之都”的号召,请了明星给“蜡笔小新”做代言、打广告,郑育焕带着这个品牌,先后将企业办到了成都、安徽、天津……

  经历了这一切,郑育焕自己也脱胎换骨了,他说,过去办厂,只想赚点钱,过过日子,如今,丰衣足食了,就想着怎么把品牌带出去。这不,昨天的他,刚刚参加完在迪拜举行的全球最权威、最专业的食品展返回。

  当然,今天的五里工业园区,早已升格为“晋江经济开发区”,已从最初的5.8平方公里,扩大到一区13园,203平方公里。

  今天的决策,无疑会影响未来的发展,有所区别的只是正积累或负积累而已。当时的决策者曾说,不要让今天的成绩,成明天的成本。而郑育焕商海沉浮,似乎给出了答案。五里工业园区,和当年几项决策一起,共同吹响了晋江经济现代化的号角。

  谢永彬们忙补课

  从5.8平方公里,到203平方公里,这不是工业区升级到另一个开发区,而是从一片工厂改造成一方城市

  曾几何时,规模企业里窗明几净的职工食堂、网吧、KTV、健身房一应俱全的职工之家、夫妻房、双人间等宽敞舒适的职工宿舍,成为晋江一道靓丽风景线。哪个企业的配套设施好,哪个企业的工人就好招,活生生的现实,逼迫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去打造这道“风景线”。

  率先遭遇到“用工荒”的晋江企业,就是用这些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用工荒”难题。

  在关心收入多少的同时,更关心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条件,这不仅是高端人才的追求,也是普通产业工人的想法。高端人才,企业老板或许可以以工作在晋江、安家在厦门的方式解决“留住人才”的问题,那么,规模近百万的来晋务工的产业工人,又当如何?

  晋江经济开发区率先要面对这一问题。谢永彬告诉记者,仅在开发区最成熟的五里园和安东园,就活跃着6万多名产业工人。诸多的现实,无不再催促着他—为政一方的政府去思索,工业园区,是企业发展的平台,是否可以成为企业里的“人”一同发展的平台,而不仅仅只是上班、挣钱的去处。

  “产城融合”、“产城一体”思路,就这样应运而生。谢永彬说,建设宜业宜居的新型工业新城已经成为开发区的新目标。与昔日只管招商引资、提供载体不同,如今的开发区,两手抓、两手硬—一手忙补课,一手抓提升。

  一手忙补课—补配套功能缺失之课,解决企业员工就医难、就学难、休闲难、娱乐难问题。开发区先后回收企业闲置土地1300亩,投入13亿元,策划、建设涵盖医疗、教育、休闲、居住等功能的13个配套项目,包括市第八实验幼儿园、第八实小、中学、职业学校、职工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育公园、公交枢纽站、职工廉租房等。据了解,目前,第八实验幼儿园已于2013年秋季实现招生,邻里中心、体育公园建成投入使用,新建15个公交候车亭,已开通公交线路6条……

  谢永彬告诉记者,今年的开发区职工运动会就要在新建成的体育场举行。

  这课一补,也启发了谢永彬的思路,与其事后回收土地、重补相关设施,还不如在规划、建设时同步考虑。因此,在新拓展的食品专业园区、新塘园中,谢永彬都专门在中心地段规划商业综合体、城市配套设施、企业总部等。

  理念一变,谢永彬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定位是工业园区,按工业用地每亩补贴8-12万元计,园区单补贴工业用地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同样的土地,以宜居宜业工业新城加以圈点,拿出很小的一部分土地做商业开发,以商补工,大大提高土地价值。

  一手补,另一手则忙着“升”—拓园提升,提升开发区的范围和品质,提升晋江的核心竞争力。

  拓园,2009年,晋江市政府把全市13个各类园区全部并入晋江经济开发区的范围,这个整合,除了理顺投资、管理等体制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统一的招商标准,提高入园企业门槛,也提高对入园企业的服务水平。所有入园的项目,无一例外,全部得经由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领衔的招商领导小组把关、筛选,同时,确保入围项目的供地、报批、办证、兑现优惠政策等一条龙服务。

  与此同时,拓展专业园区。与起步之初“捡到篮子都是菜”不同,如今,晋江把建设专业园区作为完善产业集群、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首期3400亩的食品园,只用短短1年时间,完成征地拆迁。109家食品企业、1家生物质燃料企业申请入园,首期45家企业通过审定。今年4月,首批企业即可进场开始厂房建设。以纺织染整业提升为主的安东园、时尚服饰园、三创园、龙湖园均各安其所,各就各位。

  谢永彬介绍说,目前,晋江经济开发区已投产企业302家,规上企业140家,晋江的驰名商标、上市公司几乎都囊括在内。2013年产值、税收,均占全市总量的1/7。随着越来越多的园区进入投产期,预计,开发区在晋江全市的比重,5年内将达到1/4,10年内达到1/2。

  产城融合,是新机遇,谢永彬又自加压力提出了“产城乡”融合的新命题—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把农村一并带上。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的机会是村里人可以共享的,建立了共享机制,乡村就不会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落伍,错失机遇。

  虽然只是个初步的想法,谢永彬也马不停蹄开始了先期的调研。他的想法是,一个园区选一个村,来承接园区的第三产业。当然这个村,得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村级班子团结有力,村落尚有发展空间,有一定的财力支撑等。

  郑育焕们不缺课

  产城融合,没有政府不能,但政府也不是无所不能的。“郑育焕们”已经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闻风而动,不想缺课

  晋江经济开发区的变化,作为第一批入园的企业,郑育焕是看在眼里、乐观其变的。因此,当开发区决定成立商会时,早已是成都市人大代表的他,欣然回来,积极参与创会,成为首任会长。

  “过去的开发区,白天热热闹闹,晚上冷冷清清。现在这里,虽然比不上中心市区繁华热闹,但我的员工至少可以就地休闲。”郑育焕认为,开发区的“产城融合”的新取向,帮助企业解决了“留住一线员工”的大问题。

  去年秋季建成招生的晋江第八实验幼儿园,就坐落在开发区中心地带。据开发区管委会房建部主任黄振英介绍,在第一批入园的180名的小朋友中,有7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产城融合,没有政府不能,但政府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其中更多的投入和功能需要市场的力量去填充。郑育焕和他的商会同仁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闻风而动,不想缺课。

  开发区商会的首选动作就是建设商会大厦,发挥企业优势,引进法务、审计、会计、融资、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完善开发区的产业配套。在新塘区,引进361度工业项目时,同步推出180亩商住项目……

  看到开发区体育公园建成了,开发区商会还主动策划了“开发区职工运动会”,届时,企业不论老板、不论员工,全部同场竞技,用点点滴滴增强开发区里的每一个人对“开发区是我家”的认同感。同时,与厦大合办开发区商会的MBA总裁班。郑育焕想,作为企业经营者,在市场上可能彼此是竞争者,而在商会这一平台,大家则变成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群体,可以分享点子,合力做事。

  其实,这就是郑育焕始终把蜡笔小新的总部留在晋江的原因,虽然,晋江基地占蜡笔小新全年20亿销售额的比重不过1/3。郑育焕告诉记者,虽然蜡笔小新在成都、安徽、天津各建有占地2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甚至当地也把人大代表等荣誉给了他,但不管怎样,他还得回到晋江。因为,他要回到这里充电—在其他地方,自己一枝独秀,很容易产生惰性。在晋江,身边的企业你追我赶,发展很快,各有各的绝招,各有各的想法,只有到晋江,自己才能找到创业的冲劲,才能找到自我超越的动力。这不,他又在新开发的食品园,拿下200亩土地,希望把总部做得更大、更强。

标签:工厂|经济开发区|蜡笔小新|工业园区
稿源: 国际金融报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