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退休教师用一个多月时间重新改编闽南语字典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3-09-08 11:04
  

  晋江新闻网9月8日讯 近日,家住晋江青阳曾井社区教师安居楼的退休教师高振三兴奋地告诉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对闽南语字典《彚音妙悟》的改编,名为《正切彚音妙悟》。

  这是一本厚厚的有着182页的字典,是高老师根据清朝嘉庆5年(1800年)晋江人黄谦所编写的《彚音妙悟》及安溪县退休老教师廖木能校增出版的《校增彚音妙悟》改编的。这两本都是用反切法来得到每个字读音,而高老师则是将每个字的反切音改为正切音,这样的拼音法就与普通话的拼音一致,从而方便读者学习和阅读。

  采访时,高老师一边指着上面的字,一边试着教记者用学拼音的方式发音,和原书相比,确实通俗易懂了许多。

  15个声母,50个韵母,共750个字,每个字有8个音调,这些字密密麻麻、工工整整地排在每一页每一行。有如此的兴趣和耐心来做这件事,您一定以为他是语文老师,其实不然,高老师退休前是晋江季延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

  高老师家中的这本古书《彚音妙悟》是他哥哥留下来的,他保存至今。改写这本字典,是他酝酿了许久的想法。本想退休后开始动笔,可惜在2005年即将退休的前几天,他遇到了一场车祸,之后便失去了记忆。于是,改写字典的事就只能搁浅了。

  直到两三年前,他渐渐恢复了记忆,才开始正式改编这本字典。高老师说,改写这本字典一直是他的兴趣所在,而且,这项爱好也让他的脑部得到较多的运动,那些似曾相识、模棱两可的字和发音也渐渐在他脑中清晰起来。

  由于原书缺失了四五页,高老师原来改编的那本并不完整。直到看到本报7月9日街区版报道的《古老闽南语字典你见过吗》之后,高老师欣喜不已,急忙拨打本报热线,通过记者向灵水的吴式鄙老人和安海收藏爱好者汪建育借了完整的字典。

  从那之后,他就理清思绪,再次重新改编字典,每天如打了鸡血般,“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他几乎都用在上面了,平均每天至少花10个小时在写这些。”妻子许老师曾是季延中学的语文老师,高老师编写字典的时候,碰到不认识、不会念的生僻字,还得向她请教。“这本字典能够成功改编,离不开我妻子的鼓励和支持。”高老师说。

  今年68岁的高老师,性情温和,待人热情。业余生活除了改写闽南语字典以外,他还喜欢在家门口种许多花花草草,对待这个小花园就像照顾自己的小孩般细心。他还擅长多种乐器,使得他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在许多人看来,高老师不仅是诲人不倦兢兢业业的老师,还是一位永葆童心的“老顽童”。

标签:闽南语字典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杜思思杜思思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