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设“购车退税”骗局 20多天赚上百万

www.ijjnews.com   泉州网  2012-10-24 10:07
  

  陷入购车退税骗局高校职工被骗2万多元

  今年222日下午5时许,阿国(化名)急匆匆地向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报案。民警一听他叙述,就断定这是一起以购车退税为幌子,行诈骗之实的案件。

    阿国在厦门某高校工作,拥有硕士文凭。今年222日下午4时,他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该男子自称是厦门市车管所的工作人员,他准确地报上了阿国新车的车牌号等详细信息,并说阿国购买的车辆因国家政策调整要退3%的购置税,让他与国税局取得联系,并留下一个手机号码。

  阿国拨通所谓的国税局电话,接听的是一名女子。该女子说可以帮他办理退税手续,但是要通过转账的方式,你赶紧拿银行卡到自动取款机办理。阿国没细想,就到学校附近一家银行,根据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你操作不成功,要换张银行卡。该名女子补充道。阿国又拿出另外一张银行卡,按照对方的提示又输入一遍。还是不行,再换张!该女子又提醒

  此时,阿国如梦初醒,一查两张银行卡,发现卡内2.2万余元已转入对方账户。他后悔之余,赶紧报案。

  案件经办检察官介绍,这个系列诈骗案中,受害者有农民、个体老板,还有河北省某市文广新局的职工和黑龙江某地工商局的公务员。被骗最多的是来自仙游的个体老板郭先生,他被骗了约10万元。

  一个购车退税的老套骗局,仍让人前赴后继上当。这回受骗者中,有一个是著名高校拥有硕士学历的职工,还有在工商局、文广新局上班的公务人员。昨日检方透露,这个诈骗团伙20多天骗了100多万元,目前已有4人被提起公诉。

诈骗全国数十人 雇人去银行提取诈骗款

  据悉,今年2月份以来,福建、浙江、河北、黑龙江等多个省份的警方,频繁接到了类似阿国的报案。他们均是被购车退税骗局骗走了钱,总计100多万元。受害者提供的信息表明,诈骗分子来自闽南。

  洛江警方投入大量的警力,对此案进行全力侦查。今年229日,涉案的吴顺某、吴强某、肖某某、陈某某分别在泉州市区某宾馆落网。除肖某某外,其余3人均是安溪县祥华乡人。

  吴顺某今年28岁,平时以批发茶叶为生,在这起诈骗案中,他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据悉,吴顺某与另外7人经事先预谋诈骗犯罪,并进行分工,由上线实施诈骗行为,吴顺某负责在银行柜员机提取诈骗所得的款项。

  为了躲避抓捕,吴顺某以每天300元到500元不等的工资雇吴强某、肖某某、陈某某等3人,为他提取银行卡中的诈骗所得赃款。

  检察官介绍,吴顺某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人购买200多张银行卡,再将这些银行卡卡号提供给上线,并约定按诈骗数额大小的6%8.5%比例分赃。吴顺某将银行卡交给吴强某持有保管。上线利用打电话以购买汽车退税等方式进行诈骗,骗郭先生等数十人将钱转账到吴顺某购买的银行卡中,再由吴强某等人在泉州各地的银行ATM柜员机上取出诈骗所得,再汇往吴顺某等人指定的银行卡账户。得手一次,他们便不再用该银行卡。

  20多天的时间里,他们骗得100多万元。案发后,警方缴获了大量银行卡和手机等作案工具,还有一本记事本,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战果。记者看到,228日一天他们就骗得几十万元。

4人涉罪分别被控诈骗和妨害信用卡管理

  昨日,洛江区检察院已对吴顺某4人提起公诉。

  检方认为,吴顺某伙同吴强某、肖某某、陈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共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吴顺某、吴强某共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均数量巨大,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吴顺某、吴强某判决以前犯数罪,应数罪并罚。

老骗局何以屡屡得逞

  这种诈骗手法很老套,但是诈骗分子能屡屡得逞。检察官认为,贪心是主因。

  该检察官说,购车退税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却让诈骗分子利用来诈骗车主,这类案件全国各地都发生过,媒体在报道中也再三提醒车主勿上当,但还是有车主前赴后继受骗,可见贪便宜是主因。其实,接到这类的电话,报警就行了。另外,即使有退税,也不是转账就能轻易办结的。

[责任编辑:宪生]

标签:购车|退税
稿源: 泉州网  编辑: 管理员管理员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