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事佬”组成“金牌调解团”今年已成功调解53起纠纷
“大家都是邻居,你们还是楼上楼下,抬头不见低头见,一点小事各退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日子才能过得开心。”日前,在晋江池店镇桥南社区警务中心,桥南社区网格员、调解员潘伟红当起了“和事佬”,化解一段因噪声而引发的邻里纠纷。
此次调解是家住锦州瑞苑的包先生通过“幸福桥南”公众号“桥南社区调解员”发起请求的。
原来,包先生家住5楼,对睡眠环境要求较高,休息时周边不能有噪声。而6楼的黄女士家有3个孩子,且孩子天性喜闹,时常蹦蹦跳跳。为此,包先生曾数次找上黄女士,却收效甚微,只能向社区求助。
在收到包先生的调解请求后,潘伟红并未立即约双方调解,而是先进行入户走访。
“这日子真的没办法过了。”在见到调解员后,包先生将一肚子的苦楚道出。他表示,在多次找到黄女士后,对方的态度从客气到敷衍,最后到冷漠,“我甚至想过以震楼器等非理性方式进行对抗。”
在安抚了包先生后,潘伟红又找到了6楼的黄女士。对于邻居的投诉,黄女士也颇为苦恼。她表示,平日,她一直提醒孩子们要控制音量、不要吵闹,但玩闹是孩子的天性,“他不断地找我们,我们也很苦恼。”
“在了解事情原委后,我发现双方都是‘新晋江人’,而且都迫切地想解决问题。我觉得,调解是可行的。”随后,潘伟红将双方都约到调解中心开展面对面调解。“你们两个家庭一个从浙江来,一个从永春来,在晋江打拼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住楼上楼下也是难得的缘分。”调解前,潘伟红先从“新晋江人”这一共同点对两人进行“破冰”。
在潘伟红近一个小时的循循善诱和理性分析下,黄女士向包先生表达了歉意,并表示将在家中全屋铺设隔音垫,而包先生也表示在非休息时间,将给予黄女士家孩子更多包容。双方握手言和。
“对于调解结果,我很满意。调解中,我们互换位置进行情景模拟,感受了一下对方的心情,发现确实都是小事。”包先生说。
像潘伟红这样的“和事佬”,桥南社区共有7位。他们中既有从事民事纠纷调解10年的“老手”,也有优秀基层网格员。平日里,他们活跃在桥南社区各小区,参与邻里纠纷、家庭琐事等各项调解。
“桥南社区常住人口6万多人,矛盾纠纷在所难免。为了深化辖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保障居民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美丽社区,去年,桥南社区组建了一支‘金牌调解团’。”池店镇副镇长、桥南社区第一网格长赖志勇介绍,考虑到每位调解员擅长调解的领域不同,居民在请求调解时,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调解员的个人介绍,“点单式”选择调解员。
据悉,今年来,桥南“金牌调解员”已成功调解53起纠纷,在社区居民中反响不错。为扩大“金牌调解员”团队,桥南社区也发出“英雄帖”,公开征集调解员。不论是退休不“褪色”的老党员,还是热心公益的群众,只要热心调解,都可以前往社区报名。
(记者 曾舟萍)
- 永和镇:基层纠纷调解 法律顾问来助力2024/09/21
- 法律顾问进村居调解纠纷促和谐2024/09/05
- 纠纷积怨二十六载 多元调解化心结 永和“老叔公” 巧解“千千结”2024/07/25
- 磁灶法庭: 调解靠前一步 纠纷止于诉前2024/06/11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