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文化论坛 | 从文化传承到一起向未来 听张艺谋深入阐释双奥开闭幕式创意
9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值此金秋好时节,海内外嘉宾欢聚一堂,围绕“传承·创新·互鉴”永久主题和“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年度主题进行交流。著名艺术家张艺谋在主论坛中,围绕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深入阐述了对于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感之源、创意之根”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张艺谋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创作,播撒更多文化火种,在他看来,每个人的文化追求聚在一起,就可以兴旺千年不灭的人类文明之火。“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的人民愈发自信,文化愈发繁荣,无论是夏奥的雄浑壮烈,还是冬奥的辽阔空灵,都是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这是因为我们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感之源、创意之根。”张艺谋在演讲中说道。
犹记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演员们手持竹简吟诵着“四海之内皆兄弟”,日晷、活字印刷术、京剧等文化符号的出现,让世界看到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汲古论今,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张艺谋表示,“我们坚持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力量,让传统走进现代,更具人文力量。我们在特征鲜明的精神标识上做文章,每一次我们的创意都力求更深入地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24节气以崭新形象亮相世界舞台,惊艳四座。“当时,开幕式的倒计时从24秒开始倒数,代表着24节气,每个节气搭配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和一组符合意境的现代画面,这是中华文明的时间智慧,也是中华文明中万物有灵的浪漫和春华秋实的生机。”张艺谋回忆道。
他还介绍道,“我们用激光打破坚冰,雕刻五环,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破冰的概念。我们在贯穿古今的中国智慧上做文章,探讨人类前途命运和民族的精神世界,是文化创造者的神圣使命。我们努力寻找最佳艺术形式,力求用作品提升人民的生活体验、生命体验。”
“守正创新让世界读懂何以中国”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不断创新的思路、技术和方式,能够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国人讲究形神兼备,传统文化是神,表现方式是形,以神辅形。”张艺谋谈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运用的元素之一——造纸术,“舞蹈演员用身体在一张巨幅的纸上,绘出山川、河流,运动员入场时,用脚步在纸上踩出斑斓大地,这张纸值得我们自豪。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知识和智慧的传播,启迪了人类的文明之路,让中华审美国际化。”
在张艺谋看来,中国人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所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留白之美,其中,最大胆的尝试就是北京冬奥圣火的点燃方式,这也是奥运主火炬100年来首次以“微火”的形式呈现。“‘微微火光’”像原始人类对最初火种的呵护,代表着希望代代相传和生生不息的远景。”张艺谋认为,无论火焰的大小,只要点燃大家的心中之火,就是最璀璨的圣火。
让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可视化也是张艺谋认为重要的创新方式之一。“2022年我们利用航天发展技术控制,配合顶尖的中国技术,在鸟巢点亮了世界上最大的地屏。”张艺谋介绍,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伴随悠扬的乐曲,地屏配合演员行走路径发出点点光芒,与发光的柳条交相呼应,创作出“惜别”的氛围,中国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用艺术赋予技术温度,以技术助力艺术尽显风姿。
“从我到我们,一起向未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过去更多讲述的是‘我’,希望告诉世界‘中国’有什么,现在升华到‘我们’,中国人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态度,向世界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张艺谋举例道,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0多名山区孩子用希腊语大声唱出奥林匹克会歌,这个时刻是特别有意义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童声唱出的是文化自信。
“1300年前,李白写下‘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样的诗句,西方有一句谚语叫‘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当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到北京,汇成一片人类共同的雪花,传递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理念。”张艺谋说。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上,无数条红丝带将“雪花”“火炬台”装点成一个巨大的中国结。在张艺谋看来,中国结是一种充满中国哲学思想的工艺,每根丝带都可以独立成结,各美其美。许多丝带也可以共同编织,美美与共,如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谐的国际大家庭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中华文明是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原生文明,不断与其他古老文明交流、碰撞、融合、面向未来,我们要同其他文明开展互鉴,与各民族一起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向世界展现中国美好。”张艺谋表示。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