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超燃“村BA” 乡村有活力 永和:以球为媒 奏响文体旅融合发展乐曲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3-09-13 11:46
  

  “村BA”战火重燃,又见活力乡村。

  9月11日晚7时30分,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东南赛区在晋江打响。作为主赛区之一,永和镇西坑村坚公文化广场人山人海,场面壮观,成为欢乐的海洋,八方来客共享赛事盛宴。

  比赛精彩 激情“篮”不住

  比赛开场即迎来高潮,西坑赛区的首场比赛跌宕起伏。观众席北侧,锣鼓声喧天,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400多名来自湖南的助威团成为赛场上的一道风景线,他们身着整齐的红色文化衫,挥舞旗帜,用洪亮而有节奏的欢呼喝彩,把“客场”变成了“主场”。最终,他们的主队湖南川山队也在比赛最后时刻逆转取胜,取得开门红。

  “比赛相当精彩,氛围特别热烈。我们赢了!”现场,来自湖南的球迷博主“马田柳姐”通过直播向亲朋好友和粉丝分享火热的晋江篮球比赛氛围。

  昨晚,西坑赛区迎来了本次赛事的第一个“主队”——福建宝盖队。比赛同样活力四射,实力更胜一筹的宝盖队在数千名球迷的加油声中,以大比分取胜。

  比赛高水平,球迷乐在其中。

  倾情奉献 彰显“永和美”

  比赛很精彩,永和镇村很用心。西坑村作为赛区之一,先后承办“村BA”福建赛区和东南赛区的比赛,这是各界对永和镇、对西坑村办赛水平的认可。赛事组织有序,配套活动丰富,也让大家看到了永和镇、村两级的专注和用心,看到了永和乡村的热情和活力。

  虽然西坑村多年来已积累了不少办赛经验,但是他们不懈怠每一次赛事,全力做好每一个细节。为了把比赛办好、办出色,近段时间以来,西坑村在上级各单位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村BA”福建省赛区的办赛经验,并进行梳理和提升,竭力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朋友带来轻松舒适的观赛体验。

  在西坑赛区,除了有精彩的比赛,还有地道的闽南美食体验。

  11日,首届“永和美”乡村美食节在西坑坚公文化广场同步开市,为期5天。现场120多个好吃好玩的摊位,尤其是牛肉主题美食,为到场看球的球迷带来美味享受。

  本次比赛,永和特有的文化元素也纷纷亮相。

  永和镇各村带来的17个特色表演项目将在为期5天的比赛中上演,让观众在比赛开始前和中场休息期间大饱眼福。尤其11日晚首先登场的“大家斗阵举火把”“守艺泉州”等传统节目,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球为媒 文体旅融合

  “村BA”不仅是篮球赛事,更是一次文体旅融合的尝试。

  风味特色小吃是祖祖辈辈的“人情密码”,也展示着一个地方的美食文化;非遗项目、传统手艺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展示,让来自各地的球迷朋友看到了永和的文化特色。

  以篮球为媒介,永和镇、村在承办比赛的同时,以配套特色美食节和文艺演出营造浓厚赛事氛围,同时,通过把篮球和乡村特色集合,让赛事更具乡村趣味,展示新时代乡村风貌,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前来观赛和体验美食的球迷朋友,也在坚公文化广场进一步认识永和。在“永和美”美食节入口处,两面色彩鲜艳的文化展板,吸引了不少球迷前来打卡合影。两面文化展板上是永和特有的元素,包括象征永和的吉祥物“和和”“美美”,还有山前火把节、闽南比干庙,福厦高铁泉州南站、西坑石窟公园、巴厝秘境公园、巴厝小坑园打城戏、玉溪恒山生态园、永和钱仓古民居、后埔虎头山公园、古厝浙平国妆佛……在这里,你可以观永和“全貌”。

西坑石窟公园

  “这些都是永和的乡村文化品牌,也是我们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我们策划了一条集非遗、传统、古民居与现代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路线,融合永和元素,串点连线成片,展现更有文化底蕴、更有乡村新貌的魅力永和。”永和镇有关领导表示,接下来,永和镇将继续用好“村BA”赛事热点,依托独特的资源和优势,推出一系列精品文旅项目,在文、体、旅三大领域发力,推动融合发展,讲好“永和故事”,展现永和魅力。

(记者 王诗伟)

标签:永和|村BA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