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晋江】人民日报点赞晋江深沪湾:科技助力 守护海底古森林
2月15日,《人民日报》生态版头条刊发报道《福建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助力 守护海底古森林》,点赞福建晋江在保护我国唯一以海底古森林遗迹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积极做法。
福建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技助力 守护海底古森林(美丽中国·走近海洋保护区②)
记者 王崟欣
核心阅读
作为我国唯一以海底古森林遗迹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着有7000多年历史的海底古森林和有9000—25000年历史的古牡蛎礁遗迹。随着时间流逝,海底的古森林遗迹逐渐露出水面,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也提醒着人们关注其亟待被保护的现实。
树桩黝黑,形状奇特,零星地分布在潮间带上,随着潮水退去,这些树桩也逐渐露出海面。这里就是位于福建晋江的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着有7000多年历史的海底古森林和有9000—25000年历史的古牡蛎礁遗迹。
全国唯一,世界罕见——这一珍稀地质资源对研究自然环境变化、地球气候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
对研究古海洋、海陆变迁等具有重大价值
小时候,张汝媚就听过关于那片海的故事。
张汝媚出生于晋江市深沪镇,家中世代以打鱼为生。村里很早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渔民出海,渔网常被勾住,下到海里查看,却什么也没有。潮水退去,沙滩上还常常出现一些奇怪的树桩。
1986年,广东省地震局一名叫徐起浩的研究员偶然间听到了这一传说,专程到晋江考察。在如今属于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片区域内,徐起浩第一次见到了那些古树桩。
“并不像海边常见的红树林。”带着疑问,徐起浩取样、化验,得出结论:树种为油杉,距今已有约7500年。
油杉一般生长在丘陵地带,怎么会出现在海底?徐起浩推断:这里过去是一片古森林,数千年过去,只有一些因被海沙迅速掩埋而逃离风化侵蚀命运的树桩、树根和树干留存下来,这里也成了一片大海。不仅如此,距离这些古油杉不远处,还发现了大片古牡蛎礁,距今已有9000—25000年。一个陆生、一个水生,两种生长环境截然不同的生物,出现在相距如此之近的同一潮间带,为本就难以解释的海底古森林更添一分神秘。
晋江市迅速启动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1991年,深沪湾海底古森林被确认为县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晋江市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人和经费保障,保护区的管理保护工作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至今,科学上仍不能确切地解释古森林和古牡蛎礁的成因——地壳运动说、海平面升降说、自然环境变迁说……科学家们众说纷纭。然而,学者们在古森林遗迹意义的认识上却不谋而合——古森林和古牡蛎礁及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研究古海洋、古气候、古植物及海陆变迁具有重大价值,也是认识地壳运动、地球气候环境变化规律的重要实证。
开展科研监测,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对照着遥感影像和无人机画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毅一行人沿着潮间带向前走。潮水退去,一株株古树桩映入眼帘。
谈保护,摸清家底是关键。自2017年起,胡毅受保护区管理处委托,对海底古森林遗迹开展科研监测。
尽管在来之前已经阅读了大量文献,第一次见到那些古树桩时,胡毅还是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五六个人排成一排,胡毅和团队成员行走在潮间带上,生怕遗漏任何一处古树桩。此后,胡毅隔三差五便会到深沪湾开展科研监测。对不同季节、不同时刻的潮间带进行多次测量后,胡毅不仅帮助保护区确定了19株裸露在潮间带上的古树桩的定位,对树桩的分布范围、面积大小也有了基本认识。
保护海底古森林,就得保护它周围的自然环境。除了依托专业团队对保护对象开展科学研究,管理处还对保护区内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常态化监测。每年春季大小潮和秋季大小潮期间,管理处都会组织对保护区范围内海域的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等进行取样监测。
“近3年的监测结果均显示,保护区海洋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沉积物质量良好。如果出现水质不达标、生物质量数据异常等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保护行动。”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苏文伟介绍。
在深沪湾海岸线沿线,矗立着5座通信基站高塔。高塔内安装着一套智慧高空监控系统,全天候、多角度对周围半径2000米的范围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设备便可实现自动报警。智慧高空监控系统与管理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共同组建成管护监测一体化平台,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查力量不足的问题。
“古森林遗迹意义重大,但目前仍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例如古树桩的发现仍局限在潮间带,更大范围内有没有古树桩?具体位置在哪里?有没有除古树桩之外更多的古森林组成部分?目前的技术手段还难以精确探测。”胡毅说:“古森林遗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亟须尽快投入更多力量,共同开展研究与保护。”
加强自然科普,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老师,大海里为什么会有森林?”“这些森林长什么样子?”
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馆内,孩子们围着张汝媚,七嘴八舌地抛出他们对古森林的疑问。馆内,张汝媚领着孩子们看展览墙上的图片、玩海底古森林VR冒险、耐心回答他们的提问……从小听着深沪湾故事的她,如今成为这里的一名讲解员,从科学的角度阐述深沪湾海底古森林的奥秘。
“保护工作需要人人参与。通过加强科普,让更多人认识海底古森林的意义,提高保护意识,保护效果才会更好。”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洪少雄说。
现在,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有1600平方米的海洋科普馆、500平方米的地质博物馆和300平方米的学术报告厅;建有生态宣传栏、宣传墙等户外宣教设施;还举办世界海洋日、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近5年来,保护区累计举办主题科普宣传活动37场、现场知识竞赛7场、专题展览1场,受众达上万人次。
“可以明显感觉到人们的整体保护意识在提高。原先会到保护区内赶海、挖贝壳的大人和孩子,如今都有意识地将活动范围控制在保护区范围之外。”保护区管理处监察科科长王建筑说。
开展生态修复、种植沿海防护林、加强对保护区的执法保护……除科普教育之外,一系列保护举措也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效,海底古森林遗迹受到人为破坏的风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
去年7月,泉州市观鸟学会的一群观鸟爱好者在深沪湾看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凤头燕鸥。“鸟类是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深沪湾的鸟类越来越多,恰恰反映了保护区的保护有成效。”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说。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