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注入治理“活水”
和美乡村建设,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系着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两会期间,晋江市政协委员、西滨镇跃进村党支部书记陈德芳,晋江市人大代表、深沪镇坑边村党支部书记赖文艺,晋江市人大代表、池店镇池店村委会副主任李国辉,受邀来到两会主播访谈间,畅谈基层治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从左至右依次为主播许春及访谈嘉宾赖文艺、李国辉、陈德芳。 廖伟杰 摄
关键词:网格治理
晋江经济报:今年,晋江市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工作,这对乡村发展起到哪些作用?
李国辉:依托网格化,我们实现了乡村微治理。池店村是一个人口大村,户籍人口有8000人,新晋江人有1.5万多人,基层治理难度很大。网格化治理为我们破解了这个难题。根据村情实际,我们划分了7个网格,派驻了7个村干部分管,将乡村治理工作进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在50人以上的企业,我们又成立了三级企业专属网格,每个企业网格都有一个专属网格员跟我们的二级网格长对接,细化了企业的社会治理。在防疫期间,无论是人员情况的摸排、核酸检测,还是疫苗接种、基层服务等方面,网格化治理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陈德芳:依托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工作,我们跃进村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可以精细化管理到各个企业、房屋、家家户户。在日常网格管理时,也能更及时地了解群众需求,特别是增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在疫情期间,通过网格化,我们及时帮助困难、有需要的群众解决了生活用品、食物的采购供应以及日常药品的供应、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等。
关键词:治理力量
晋江经济报: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吗?怎么破解?
赖文艺:我们坑边村比较特殊,户籍人口少,只有1700人,其中只有一半住在村里,且多为老人、小孩,另外一半是海外华侨,乡村治理的力量就很缺。怎么办呢?我们村新坑边人有3000多人,这是我们的“人口红利”,为我们弥补人口短板。所以,我们积极推出了“网格+新坑边人”举措。一方面,我们依托网格党群服务站点,打造“新坑边人驿站”“红峰驿站”等服务平台,为新坑边人提供各项免费的爱心服务,如冬日红糖姜茶、防疫中药茶汤、无线上网、充电、打印、雨伞借用等服务,增强新坑边人的归属感。另一方面,通过服务和引导,增强新坑边人的乡村“主人翁”意识,带动他们主动参与乡村治理。12月5日,我们村成立了星火志愿队,队员主力就是我们的新坑边人。这支队伍弥补了我们村诸多方面的不足。坑边村为“新坑边人”打造温馨服务平台,“新坑边人”积极参与坑边建设,这样的“双向奔赴”,让我们对打造幸福、和美坑边有了更强的信心与动力。
陈德芳: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主要依靠镇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网格治理的专业人才还是比较缺乏。所以今年两会,我们提交了关于如何引进网格治理专业人才的提案,围绕网格治理需要哪些专业人才,该怎么引进、招收、留住,如何出台相应的绩效奖励办法,开展哪些专业化的培训等,进行建言献策,希望能够形成比较制度化、常态化的网格专业人才引、留、育、用政策,助力乡村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
晋江经济报:2023年即将到来,下一步,结合乡村实际将会采取哪些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李国辉:我们村地少人多,但在旧片区还有很多老房子空着,因为是危房也没办法出租等,所以我们打算先挑一个网格片区,试点推动旧村改造,进行整体的规划建设,盘活闲置的土地,带动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同时,我们还将以“九十九溪”田园风光建设为契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用到我们村1000多亩的土地,项目的启动区和后期的商业区都在我们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陈德芳: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全市推动的力度也很大。我们村以前的发展基础还不错,接下来计划启动第二次的房屋改革,对相应片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综合考虑污水管理、道路、电网以及人居环境的提升,对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重新梳理和规划,通过5年,把这个项目建立起来,带动和美乡村建设。
赖文艺:华侨资源是我们坑边村宝贵的财富,比如在这三年抗疫期间,坑边华侨全力支持乡村建设和抗疫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海外华侨的紧密联系,建设村侨史馆,留住乡愁乡情,并积极促成“旅菲深沪镇坑边村同乡会”的成立,把侨史馆、同乡会组织作为乡村“向心力”,以侨建为抓手,加强海内外坑边人的联系,共同推进坑边村乡村振兴工作。
(记者 许春)
- 晋江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成立暨“百企帮百村、乡贤促振兴”行动大会举行2022/12/27
- 奋斗书写精彩答卷 实干开创美好未来2022/12/16
- “‘泉’民开讲”乡村振兴专场宣讲播出 晋江两位宣讲员讲述亲历故事2022/12/01
- 【新晋江·兴农村】乡村振兴 修路先行2022/11/2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