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突破、引领、提升!晋江踏上新征程!——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一年来,晋江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深入开展“三提三效”行动,以“五个年”活动为主抓手,扎实推进“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承压奋进,艰辛突围,取得新的成效。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3200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亿元、同口径增长6.1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增长5.0%。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保持全国第四,跻身II型大城市行列。
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晋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7.6%、本级收入增长5.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
2023年,晋江将按照中共晋江市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治理现代化,奋力“追赶、突破、引领、提升”。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追赶
坚持目标导向,强化“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危机意识,全力对标赶超,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发展的速度赶上来。
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攻坚,全力破解要素制约、空间瓶颈、社会治理等一批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难题,突破一批事关晋江长远发展的重大引领性项目,争创发展新优势。
引领
坚持扛旗领跑,强化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树牢争创一流的责任意识,每个领域都要当标杆、作示范,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的晋江样板。
提升
稳增长提质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提升
深化产业补短行动,实施105个强链补链项目。
深化数智转型行动,落地国家级纺织鞋服大数据中心、产业数字人才培训基地,带动超5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深化协同增效行动,实施行业协会改革提效计划,建设品牌授权中心,新增ODM企业20家,促成产能回流超35亿元。
2.大力推动新兴动能集聚壮大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加快集成电路科学园提质增效和工业园建设,落地产业链项目20个以上。
智能装备产业重点依托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需求,推进智能化成套设备、机器人自动码垛等11个项目。
医疗健康产业重点引进医用同位素、肿瘤先进粒子治疗设备、新希望生命科技园等龙头项目。
经济新增长点重点以建设国家沿海渔港经济区为抓手,推进50个海洋经济项目。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企业10家。
3.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高起点建设鞋纺城二期。落地设界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省级共富金融示范区,新增上市挂牌企业8家以上。有序推进土地出让,加强楼盘建设监管。
4.大力推动消费投资提质增长
挖掘城市消费潜力,开展消费提质升级十大行动,推动社消零售总额超1780亿元,建设闽西南区域消费中心。
打造国潮名品之都,鼓励本土品牌与电商龙头合作,布局推广“商店+电商+零售服务”模式,提升“晋江造”市场占有率。
扩大项目有效投资,实施1065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超1300亿元。
强平台优生态,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1.提升教育强市内涵品质
实施98个教育项目,新增优质学位8000个。争创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加快高中阶段提质扩容,新改建10个中小学自办食堂。
2.增强科研平台策源功能
加快智能制造学院建设,开工福大晋江校区二期,落地福大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省创新实验室。创建国家级高端绿色鞋服创新中心。
3.突出科技型企业核心地位
深化规上企业“三个覆盖”工程,力争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高新企业保有量突破750家。
4.强化人才团队关键支撑
深化科创人才集聚行动,引育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深化硕博人才倍增、人才振兴行动,引育硕博人才1600名以上,培养技能型人才4000名以上。
5.扩大创新生态聚合效应
高水平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高效运作产业母基金,构建“1+N”产业基金体系,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百亿。
强功能提品质,打造名副其实的Ⅱ型大城市
1.系统完善规划体系
按照“强主城优辅城”策略,重点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动城镇开发边界内控规覆盖率达70%以上。启动总体城市设计,完成4个重点片区城市设计,高水准打造地标式建筑,塑造重要节点城市意象。
2.做强做优中心城区
坚持环湾向湾,以“强功能”为导向,集中力量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产城人”融合样板。
以高端资源为牵引,提速智能制造学院、安踏全球设计研发中心、高端智能工厂、上海六院晋东院区等优质项目建设,完善清华附中周边配套,推进晋江一中、养正中学、季延中学集团化办学。
以重点片区为载体,连片打造晋江南岸环湾智造商务中心、科创活力走廊、空铁联动门户、展贸物流集聚区。
以“微更新”为抓手,推进14个更新项目,重点打造陈埭空间治理样板,深化阳光片区“微更新”,改造49个老旧小区。
3.做精做特两大辅城
晋西辅城重点推进世纪大道南延伸暨北环片区5个项目,开展三里街片区综合整治提升,加快集成电路工业园开发,打造南翼新城核心区。
晋南辅城重点开展多层次主辅联系通道规划研究,实施英林镇区更新7个项目,改造提升G228滨海旅游风景道,完善福大晋江校区周边配套,打造滨海科教旅游带。
4.畅通内外交通体系
完成机场扩能改造,争取动车站开通货运场站功能。建成晋江南高速连接线、刺桐大桥—滨南路节点改造等项目。实施26条市政道路项目,打通一批断头路。
5.坚持智慧精细管理
搭建城市大脑,实施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新增变电容量36.6万千伏安。建设路面充电桩500个,实施公共自行车无桩化升级。搭建智慧停车监管平台,新增智慧停车泊位3000个。完成晋江南岸夜景照明工程。
6.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实施30个大气减排治理项目。实施78个河长制项目。深化“绿满晋江”三年行动,新增造林3000亩。建设10个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加快推进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
抓改革促开放,打响最优营商环境品牌
1.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落实组合式税费政策,修订新一轮经济鼓励扶持措施,“第一时间+顶格优惠”直达企业。深化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工程,办好领航混沌创新班,扶持腰部企业成长,新增培育产值超50亿元企业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
2.更大力度推动改革赋能
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开设企业政务服务线上专区,开展4个高频服务领域综合窗口试点。
开展国企提质增效攻坚专项行动,推进144个国企实体化项目。
深化农村改革试点,稳慎开展国家农村土地“两项试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等试点工作。
推进供销社改革,整合组建大供销集团,新增20个供销为民服务点。
3.更大力度重塑高品质发展空间
高起点建设14个综合产业园区,新增产业空间超700万平方米,集聚入园优质企业100家以上。开展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分类盘活低效用地4000亩以上。
4.更大力度推动开放发展
开展综保区提质增效行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争取纳入自贸区扩区范围,高水平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动市场采购全国通关一体化,力争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超225亿元。
支持建设电商品牌孵化中心、直播选品中心,打造“晋江造”全球电商直播中心。
开展“聚侨力、走出去、拓市场、稳外贸”专项行动,多渠道助力企业跨境出海。
5.更大力度汇聚侨资侨智侨力
深化实施“留根”工程,评选一批侨乡文化名镇名村,开展“我乡我情”“精英故乡行”等交流活动。发挥侨商优势,共建新型海外仓、海外展销中心、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平台,探索“两国双园、两港多区”联动模式。
补短板提质量,推动优质民生均衡可及
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开展居民收入“扩中提低”行动,稳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四帮四扶”200户困难家庭。深化长护险试点,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争创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市。实施一二级残疾人和失能老人住所火灾报警逃生保障工程。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400套,让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乐业。
2.强化卫生健康保障
实施23个医疗卫生项目,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支持市医院创建三甲医院,高标准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中医院扩容工程,启动第二医院改扩建,深化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合作。加快镇村一体化卫生所建设,建强“村医、校医、厂医”三支队伍,健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强化老年人、基础性疾病人员等重点群体保护。
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带动70个以上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深化乡村“五个美丽”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4.坚持以文塑城惠民
深耕世界遗产内涵,串联打造安平桥世遗公园、草庵世遗公园、金交椅山古窑址世遗公园。搭建文物保护智慧化平台,修缮10处文保单位、5处历史建筑。
抓源头强基础,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
1.夯实“网格+网络”治理。加快“网格+警格”一体融合。升级智慧网格信息平台,推进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建设。
2.筑牢安全运行基础。深化安全生产三年行动,抓好标准化提升“后半篇文章”。建设高标准农田3000亩,建成“食安晋江”智慧监管平台二期。
3.构建平安和谐家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推动人民调解穿透到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探索智慧防控“微单元”建设,推进“综治+”治理中心实体化。
(记者 李玲玲)
- 争创三级综合性医院打造晋南区域医疗中心2022/12/28
- 扎实开局!晋江市人大常委会这一年2022/12/28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 2022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 晋江全省第一 连续29年领跑2022/11/24
- “晋江经验”20周年成就图片展揭展2022/12/1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