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全省报纸副刊记者聚晋江 “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 寻访城市发展基因密码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2-07-25 09:41
  
深入晋江经验馆了解晋江发展历程。

  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为了鼓励全省报纸副刊记者深入基层,践行“四力”,由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报纸副刊工作委员会主办,晋江经济报社、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新塘街道办事处承办的福建省报纸副刊工委工作年会暨“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采访活动,于22日至24日在晋江举行。

  主办方表示,本次采访内容包含晋江在产业提升、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以及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一些新举措新成就,希望能创作出一批有影响力、接地气的精品力作,进一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反映晋江的城市面貌和发展变化。

  世遗泉州里“晋江经验”的基因密码

  7月25日是泉州申遗成功一周年纪念日。本次采访活动中,报纸副刊记者们走进草庵、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安平桥等三处世遗点,感受晋江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

  在10世纪至14世纪,磁灶窑由普通的内销民窑一跃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的陶瓷生产基地,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省记协报纸副刊工委副主任、《石狮日报》副总编傅文忠谈了自己对“晋江经验”的理解。他说,“晋江经验”的“六个始终坚持”,其中一项内容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

  傅文忠说:“我们这次参观的磁灶金交椅山窑址,在宋元时代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生产了大量的订制外销瓷,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产品。可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在晋江发展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如今,人们更是将之发扬光大。”

  安平桥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点之一。由于桥跨越多个港道,港道有深有浅、水流有缓有急,设计者非常注意港道地质的变化,根据海潮洪水的流速、流向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在不同位置分别设置长方形、单尖船形和双尖船形三种桥墩,因地制宜。作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为研究我国桥梁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安平桥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因为这座桥体现了‘晋江经验’当中顽强拼搏、取得胜利、敢拼会赢的晋江精神。”《闽西日报》副刊部主任、龙岩市作家协会主席刘少雄说,站在桥上,让人深感桥的一边通向悠久的历史,一边通向美好的未来。“这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一座桥,是给我们文化启迪的一座桥,是给我们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的一座桥,让人深感晋江是个人杰地灵、文明悠久的地方。”

  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松的“晋江经验”

  走进位于晋江市区的“利郎文化创意园”,古典元素与现代审美结合而成的时尚街区,给报纸副刊记者们带来强烈的美的震撼。

  成立于1987年的利郎,是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男装品牌。从家庭作坊到上市公司,经过35年的探索发展,利郎已成为集自主研发、生产、零售、面料、印染、设计、检测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综合时装企业。构建了覆盖全国,拥有63家零售分公司、2733家终端门店的营销网络。

利郎文化创意园

  “把文化创意融入产品中,使其产品富有文化的附加值,同时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这就是利郎在市场上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厦门日报》专副刊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王耀杰参观完利郎后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从利郎的发展中看到了晋江企业的“守正创新”,这正是“晋江经验”的生动诠释。

  “什么改变什么不改变,晋江企业做得很好。”王耀杰说,实体经济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发展的根和基础。“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坚守实业,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持续推动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和发展新型实体经济。“企业在实体经济上实现持续性发展,而且它不迷茫、不漂浮,就是发展最好的基础、最强大的竞争力之所在。”

  同时,他认为,“晋江经验”与“厦门特区精神”所概括的“闯、创、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如果概括晋江的成功经验,一定离不开‘敢想敢赢’这一关键词。晋江人敢想、敢干、敢创、敢拼,以及晋江政府的敢于担当,为晋江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政府环境和外部环境,这是晋江产业发展的优势。”

  刘少雄说:“通过采访和参观,我对晋江人敢拼会赢的精神风貌体会很深。一个县级市能创造出全国的经验,在于敢于创新、敢于拼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人能够成功,必然有他的灵魂所在。晋江敢拼会赢的精神,我认为主要在‘敢’字,敢于有梦想、敢于突破自己、敢于追梦、敢于圆梦。”

  走进一座城 了解一群人

  暑热渐渐散去、湖面波光粼粼、古厝连绵成片……23日傍晚时分,当报纸副刊记者一行走下车时,笼罩在落日余晖里的梧林传统村落,以清新、宁静、和谐之美,映入眼帘。

  青石板、古大厝、番仔楼,走进这一保存完整的百年古建筑群,时光仿佛慢了下来。

  在朝东楼里,记者们一边看着外墙斑驳裸露的洋楼,一边聆听梧林华侨在抗战时期捐出房子的装修钱支持国家抗战的动人事迹。

  “这里面蕴含了非常宝贵的精神‘基因’。”《闽北日报》副总编辑徐俐敏赞叹道,走进一座城,了解一群人。以“探(赚)大钱、起大厝”为追求的梧林人,一代又一代地远渡重洋奋斗打拼,成就了个人的小家,而遇国难当头,他们又能舍小家为大家,挺身而出、毁家纾难,这样的爱国基因,十分动人。

  走出朝东楼,一行人沿着青石板路漫步而行。道路两侧建成于不同时期的古建筑,仿佛述说着历史和时代的变迁。

  在闽南风情馆,随着阵阵锣鼓声起,布袋戏手艺人陈国成演绎起《大名府》等剧目的精彩选段。在他的双手掌控之下,一场场妙趣横生的杂耍表演、斗智斗勇的打斗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看演出不过瘾,大家还纷纷动起手来,套上布袋木偶,学习体验木偶戏技艺,沉浸式地感受闽南非遗文化的魅力。

  “同为闽南地区,木偶戏对我来说非常亲切和熟悉。”《闽南日报》总编辑助理、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小玲说,漳州布袋戏的历史也很悠久。在传统村落里演绎闽南传统布袋戏,为古村落、古建筑注入了艺术活水,增强了文化气息,可谓相得益彰。

  探访德鑨宅的古榕树保护和业态融合、走进侨批馆追寻侨胞的乡愁记忆、感受传统村落在保护开发中不断迎来的新生……梧林于城市喧嚣中辟出的一处静谧,在大暑天气里独有的一份云淡风轻,让人且行且思且感且悟。

  “非常惊喜!这里把文化遗产‘真宝贝’保护开发得很好,不仅呈现出丰富的非遗文化,还融合了时尚、新潮元素,有‘国际范’味道的同时,又保持乡土原生态的气息,让传统村落更加富有生命力。”《平潭时报》专副刊部主任余小燕说,当前,平潭正加快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晋江经济建设、文化保护、文体旅融合等方面的经验都值得借鉴。

在梧林传统村落体验布袋戏。

走进安平桥。

感受磁灶窑的魅力。

探访德鑨宅的古榕树保护和业态融合。

了解草庵的历史故事。

  (记者 许洋洋 许春 吴晓艳 董瑞婷 陈巧玲 见习记者 周雨莲)

标签:晋江经验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谢飞明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