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晋江探索
始发于福建省南平市的“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上下互动、一体运作”科技特派员制度,于1999年实施。近年来,晋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与推动晋江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并率先在全省将科技特派员制度延伸至工业领域,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
如何将晋江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与科技特派员制度特色有效结合,真正实现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如何进一步拓展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科技特派员制度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力度?晋江做了更多的探索与思考。
01 智库引入助力企业破技术瓶颈
海苔蛋卷、海苔米饼……今年食交会上,力绿食品一口气推出多款“海苔+”新品,吸引了众多客商的关注。而这些“海苔+”产品正是受惠于科技特派员制度,力绿食品与省级科技特派员、海藻产业专家、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教授级高工宋武林合作的成果。
缘何合作不到一年就有如此多新品面世?
高效率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加持。
“科技特派员专家通过电话、网络、实地指导等多种途径,及时帮助解决企业的有关技术难题,与企业共同进行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他们比企业的产品研发人员更专业,其背后又有完整的团队与更多资源。”力绿食品总裁助理郭维乐表示,受惠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企业不仅有了更多人才智力支持,产品研发成本也有所降低。
回顾以往的合作,郭维乐表示,之前由于企业发展需求不一样,与高校专家之间的合作更侧重一产的合作,聚焦在品种研发,而现在,企业更需要接二连三地将科技成果进行落地转化,更侧重探索产品产业化的可能性,“科技特派员制度恰到好处地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将诉求反馈给专家,而专家也可以更清楚市场需求,有更具体的研发方向和解决之道。”
诚如郭维乐所言,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赵家宏深有感触。省级科技特派员林志榕进驻晋工机械后,合作启动配网施工机械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解决了企业智能感知方面的“卡脖子”难题。“有些项目通过科技特派员,可以起到很好的传递信息、对接资源的桥梁作用,要是光靠我们自身,专业领域无法涉及到,就无法实现。”
据悉,下一步,晋工机械还将积极携手科技特派员,充分挖掘科技特派员身上及其背后依托的科技研发实力、资源,进一步推动包括生产制造、产品前端、产品服务等多方面的升级,将科技创新深入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中。
深化和创新科技特派员选任机制,晋江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精准选任科技特派员,率先在全省将科技特派员服务延伸至工业领域,实现一、二、三产全覆盖,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创新、服务引领的作用。
像包括宋武林、林志榕这样的科技特派员,以及法人(团队)和工作站,晋江已经累计选任184个,他们助力着晋江产业转型升级。据了解,晋江结合传统产业结构谋划科技特派员选任工作,已经推动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覆盖纺织、制鞋、机械、伞业、食品等全行业领域,2020年五大优势传统产业产值突破4869.5亿元,三年增长40%。
“晋江率先在全省将科技特派员制度延伸至工业领域,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从单一的为科研人员服务逐步拓展到为团队合作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晋江科技特派员中拥有博士学历、高级职称的人员数量、占比继续提升。”晋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晋江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已初具规模,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为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培养后继人才的“梧桐树”。
02 平台搭桥创新资源集聚涌动
一根纤维中,锦纶包裹着特种改性聚酯材料,结合两者优良性能,变成了良好热定型稳定性能、抗静电性能、中弹性、品质高端、价格适中的锦涤皮芯复合纤维。这是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简称“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联合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锦涤皮芯纤维研发及在中高端校服中的应用”产学研合作项目立项而成功开发出的复合纤维。
看似一根简单的纤维,着实花费了研发团队不少精力。“一开始我们用原有设备进行试制,但纺出的皮芯丝芯皮不均匀,一直以为是工艺流程存在问题,于是在工艺流程上下功夫不断试验摸索,但一年多的尝试仍旧不能攻克这个问题。”省科技特派员、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首席专家王忠宝告诉记者,最后研发团队多次探讨推翻了先前的判断,从设备端着手,重新投入100多万元,对喷丝板、熔融系统等重新设计,并优化工艺,充分发挥工匠精神,最终才攻克了这个技术难点。
王忠宝告诉记者,这一项目是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与凤竹纺织联合共建成立的“高端针织面料染整技术研发创新基地”中的一个项目,“我们的技术专家通过科技特派员身份入驻基地,与凤竹纺织以微孔涤纶纤维、希赛尔纤维、凉感纤维等新型纤维研发生产为重点,提升凤竹纺织的科技创新水平,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已联合凤竹纺织公司开展产学研项目4项,投入研发经费300多万元,成功开发功能性新产品20余款,为凤竹纺织新增销售额800多万元。
“成立至今,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不断深化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企业服务,推动纺织服装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副院长郑小佳介绍,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已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开展科研项目28项,帮助企业开发功能性新产品60余种、300多款,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9项;发布对接成果100多项,推动15项优秀成果落地泉州,签约金额超4.6亿元,持续引领企业科技创新。
如同引入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一样,一直以来,晋江把外部科技资源的嫁接导入作为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构建全方位、全渠道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人才、技术的精准嫁接,不断集聚高端人才、高端成果和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丰富和拓展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
如今,晋江坚持“一产业一平台”,以产业引平台,建平台促产业,累计投入30亿元,布局建设三大本硕高校、9家高水平科研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多领域、精细化的综合科技服务。累计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超5000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引导企业积极链接外部顶尖高校资源,累计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495项,并成功推动一批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2020年以来,累计促成321项成果落地转化,合同金额6.1亿元。
据悉,围绕“企业、平台、人才”三大创新主体,晋江制定出台10份经济发展鼓励扶持政策,今明两年计划派发30亿元奖励扶持资金,全力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最大限度汇聚各类创新要素,赋能晋江产业升级。
03 制度引领焕发多股创新动力
同样得益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福建顺成面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来自集美大学的科技特派员结成“姻缘”,探索海洋水产方面的技术成果助力面粉新品研发、工艺突破的可能性。
顺成面业副总经理叶超鹏表示,由于同属福建省内,又都是闽南地区,企业对集美大学的专业技术有所了解,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专家,除了可以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还能根据不同企业与行业的诉求,提出更多学术、成果落地方面的专业建议。同时,双方在合作行程安排方面更便捷。
从顺成面业与科技特派员的合作经验上看,叶超鹏认为,要加快二、三产成果的落地转化,提高产业化效率,可以从区域性经济特征、产业优势、资源共享等方面入手,增加二、三产相关的省内高校、专家及机构等合作对象,由于他们对区域经济的了解会更清晰,有助于减少沟通成本,加强区域企业、行业、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
在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竖起大拇指的同时,郭维乐也坦言,目前,科技特派员智库中,仍需丰富不同产业层级的专家学者,增设不同行业相关人才库,帮助企业更好地找到对口的人才,他们不仅要关注技术研发,也要重视产品成果的落地转化,让更多技术应用在产品上,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化,为市场贡献更多有技术含量的产品。
“科技特派员其实并不只是单独的一个人,其背后是一个团队、一个单位、一个平台,应该以点带面,激励特派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好特派员所在团队、单位和平台资源,为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既是省科技特派员,又是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副院长的郑小佳坦言,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更需要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平台、高校院所的作用,利用好其人才及技术资源优势,鼓励其技术人员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服务,特别是支持基于平台正在为企业解决的技术难题、开发的新产品或与企业现有的项目合作。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科技特派员的政策支持力度,并注重政策兑现的及时性,为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提供必要保障,有利于推动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
“当前,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地晋江并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但该如何因地制宜,从晋江实际出发,发挥甚至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晋江各个层面不断去探索。”晋江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蒋家兴如是说。
蒋家兴指出,下一步,晋江将坚持创新发展这一鲜明主线,全力推进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县(市)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着力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
(记者 柯雅雅 刘宁 柯国笠 董严军)
- 八场活动送出7.5万瓶『爱心水』晋江经济报主办的『请喝一瓶水』大型公益行动今日收官2021/08/24
- 小记者优秀习作选登2021/08/24
- 晋江市领导检查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准备工作2021/08/25
- 晋江市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暨农村综合改革会议召开2021/08/25
- 投资近百万 缺塘溪清淤疏浚工程将于9月中旬完工2021/08/2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