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百年党史 晋江故事】巍巍爱国楼 拳拳赤子心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1-05-20 08:37
  

  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知或记忆,往往从它的标志性地点或 建筑开始。作为晋江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晋江市医院旧址“爱国楼”,不仅承载着老一辈晋江人的记忆,也镌刻着晋江的历史文脉和精神内涵。

  “爱国楼” 桑梓情

  说起“爱国楼”,曾任晋江市医院院长、如今已年过八旬的张英灿依旧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医院就只有一幢三层楼房和几座简易平房,医疗设施非常简陋,交通也不方便。”张英灿回忆道,1978年,彼时的晋江县医院设在下行村(今青阳霞行社区),由于环境破旧,加上就诊量与日俱增,医院的条件早已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1979年,原籍晋江青阳下行村的旅菲爱国华侨蔡琼霞回乡探亲。得知县医院情况后,她便提出捐资支持医院建设的想法。“当时考虑过拆掉旧址翻建,但琼霞说拆掉旧的会影响群众就诊,倒不如重新建一个新的。”张英灿告诉记者,后来为了顺利建设新医院,蔡琼霞开始忙碌起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新院的申请、土地报批、选址、建设等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只要蔡琼霞人在晋江,每天早上六七点,都会到工地看看。“那个时候,工地没有搭设临时办公室,我作为院长,每天都会搬一把椅子,坐在大门口监工,很多人找我都得到工地找。”张英灿说道,印象中的蔡琼霞穿着朴素,为人亲切,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她会和我坐上一两个小时,聊聊工程进度,也会话话家常。”

  1987年,蔡琼霞捐资兴建的门诊楼落成。为了给新落成的门诊楼取名,大家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我们当时想了不少名字,比如有人提议叫‘琼霞楼’,我记得她听完以后只是笑了笑。”张英灿回忆道,最终,还是蔡琼霞自己为大楼取了名。“她说,捐建医院是出于爱国之心,就叫爱国楼吧。”名字确定后,蔡琼霞邀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叶飞为“爱国楼”题字。

  1988年3月,医院从下行村整体搬迁至新华街392号。自此,“爱国楼”成为晋江市医院的别称,亦成为晋江的地标性建筑。30多年来,无数医务人员在这里辛勤耕耘,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

  作为晋江侨亲爱国爱乡的生动例证,“爱国楼”也成为蔡琼霞子孙后代传播优良家风、铭记爱国情怀的标志之一。2005年,蔡琼霞之子陈永栽捐款200万元,重新装修“爱国楼”,为母亲续立慈善功碑;2019年6月,蔡琼霞之女携其子女在回乡探亲之际来到晋江市医院,参观“爱国楼”,追忆母亲生前的慈善足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爱国楼”,晋江市医院里还保存着不少爱国侨亲的慈善印记:1989年,旅菲华侨杨文豹捐建白求恩雕像一座;1990年,旅港乡贤(匿名)捐资100万元建设华侨楼;1990年,旅澳乡贤苏晋南捐赠旅行车一辆;2005年、2016年,旅澳乡贤陈明金分别捐赠当时配置最先进齐全的救护车一辆……这些慈善事迹的背后,饱含着广大旅外乡贤的赤子之心、桑梓之情。

  精医为民 “医”路奋进

  2021年1月31日,晋江市医院再次迎来历史性一刻——全院从工作了30多年的新华街旧址搬迁至如今占地300多亩的新址。作为这一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林清泉老院长感受着医院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条件简陋到设备先进的岁月。

  说起医院的发展,已退休十多年的林清泉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1936年,晋江市医院创建初期,没有固定的场所,仅有一支十几人的医疗小分队,直到1953年医院才在青阳下行有了自己的“住处”。“当时医生人也不多,仅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几名医生。”林清泉回忆道。

  此后,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于1988年搬迁到新华街后,医院开始迈入稳定发展阶段。1991年起,医院开始寻找医联体合作,相继与多所省内外医院达成医联体协作关系,推动医院学科发展。1998年,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成为泉州市首家“二甲”县级医院。“那个时候,每天来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现有的病房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林清泉说,同年,晋江市启动病房综合大楼建设,总投资4300万元。

  2002年,病房综合大楼建成投用,医院发展史迎来重要里程碑。“病房大楼建成后,住院量从以往的日均150人一下跃升到400人,门诊量也同步增加。” 林清泉说道,此外,病房大楼的建成也为临床专业学科二级分科创造了有利条件——建成了13个临床科室、28个专业学科,医院启动信息化建设。

  此后,晋江市医院在科、教、研、防及管理方面取得全面突破性发展。2006年,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挂牌成立。在晋江市医院的帮扶下,晋南分院从乡镇卫生院跃升成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省首家通过JCI认证的二级公立医院;2009年起,晋江市医院发展教学,开放合作,成为5家高等院校教学医院、10家高端医疗机构协作单位;2016年,与树兰医疗集团达成全面合作关系,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回首晋江市医院的发展,从1936年创立之初仅有十几人的医疗小分队,到如今拥有上百名高级职称人才的千余人医疗团队;从居无定所,几度辗转变迁,到如今拥有占地300亩、省内一流的现代化花园式医院;从单一诊疗方式,到如今成为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晋江市医院不只是城市历史的代言,也传播着现代城市的魅力,推动着城市的未来发展。

    “健康晋江”发展不停步

  开车途经晋江世纪大道,在两旁鳞次栉比的建筑中,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就是位于晋光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北侧的晋江市医院新院区。这个现代化院区,不仅是世纪大道上一处崭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晋江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晋江持续加快医疗卫生项目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布局。据统计,过去五年来,晋江市共策划生成卫生建设项目25个,累计完成投资24.2亿元,全市新增床位3864张,全市总床位8144张,千人床位数可达3.85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水平和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医生,我的手今天还有点发麻,膝盖也会疼,能帮我针灸一下吗?”在晋江中医院紫帽镇霞茂村卫生所,88岁的苏玉最阿婆只要身体有点不适,就会到医院找医生检查。她住在霞茂山庄3号楼,而卫生所就开设在霞茂山庄7号楼,不出社区就能看病,不仅有全科医生,还有专业的中医师。2020年,晋江市中医院、晋江市医院、晋江安海医院3家龙头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各有责任区,服务“末梢”就是社区和村卫生所。依托医共体建设,晋江构建起全域“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百姓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街道)、大病不出市”的目标。

  “小病不怕看不好,就怕看大病、重病”,晋江人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就是政之所向。2016年起,晋江引进树兰医疗集团,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名医工作室。2020年9月22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落地晋江,并以此为载体,力争在五年内建成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辐射福建及周边省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该项目分两期建设,规划设置床位1000张。首期提供给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的业务用楼正按需求进行改造提升。4月20日,晋江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简称“复旦上医”)在上海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晋江市第二医院(原安海医院)为平台,就医疗卫生改革、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教研发展、健康产业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高端医疗资源,一流的硬件,优质的服务,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晋江瞄准医疗高质量发展,一大批医疗补短板项目相继上马,卫生投入也逐年提高。据初步统计,自2011年以来,晋江累计投入卫生经费30多亿元。

  此外,晋江还积极探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组建了以晋江市医院、中医院、第二医院3家市直医疗机构为核心的三大医共体,通过医院之间牵手协作、以强带弱,实现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少花钱、治好病。如今,晋江市医院经济开发区院区建成投用,晋江市中医院紫帽院区高质量运转,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鲁东村卫生所、龙埔村卫生所相继开业,晋江陈埭中心卫生院第一门诊部揭牌运营……

  晋江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晋江市将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增强卫生服务综合实力,进一步补齐医疗发展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新需求、新期盼,实现晋江卫生健康事业更大跨越。

  (记者 李玲玲)

标签:百年党史|晋江故事|爱国楼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