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 晋江故事】晋江四年来建成1000处乡村微景观
在晋江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元素中,一处处乡土味、原生态的乡村微景观,纷纷唱起了“主角”。漫步在这些美丽乡村,你会发现,邂逅的不仅是美景,更是无处不在的创意和惊喜。
你瞧,生蚝壳装饰成彩绘形象墙,闲置的旧水缸种上三角梅,拆老房子剩下的石条铺成公园小路……一处处乡村闲置的“边角料”经过改造后,营造出一个个环保舒适、返璞归真的微景观。它们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成了村民必去的一处风景,也成为村里一张响亮的名片。
作为晋江美丽乡村的一张名片,微景观的创建,开启了晋江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创新性模式。四年来,晋江“五微五营双创”活动已经成功吸引了30多所高校400多个团队1500多名学生前来参与,创作出微景观作品500多个。截至目前,累计在300多个村(社区)开展乡村微景观建设,完成1000处乡村微景观,总建设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步一景
破旧古厝重焕新生
一步一景观,一景一世界。
英林镇三欧村的古厝群微景观作为晋江乡村旅游“网红地”之一,今年五一期间,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感受老砖旧瓦的新生演绎。
在三欧村欧厝自然村的微景观“忆昔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墙上手拉面线主题的彩绘。原来,手拉面线是该村村民传统的谋生手段,是老一辈人的记忆。园中还有供人休闲的石桌石凳,烧火灶台和水井,散发着浓厚的闽南农家气息。整个微景观的建设以闽南传统建筑特色“出砖入石”为基础,草坪、绿植更是随处可见。每当夜幕降临,来这里唱歌、运动的村民络绎不绝。
“每每来到这里,就会被勾起儿时的记忆。”已经在市区买房定居的村民欧阳先生笑说,印象中,以前这里破败不堪,很少人来这里,没想到现在改造成这么有韵味,也热闹多了,我也越来越喜欢回老家了。
的确,三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处“脏乱差”的杂地。三欧村村委会主任欧阳名仕介绍,“忆昔园”原为倒塌废弃的古厝,一度被村民作为养鸡养鸭的杂乱场地,甚至演变成村内垃圾场。
据了解,目前,三欧村共有10多处微景观,扮靓着村庄的角落。这片古厝群已成为三欧村的旅游新名片,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童年,都喜欢来这里走走看看,甚至,村里的幼儿园、小学等都会组织参观。
每个微景观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每个微景观都在讲述着一段历史。在英林镇清内村,废弃碉堡遗址摇身一变,成了红色文化景观,村民不仅可以享受环境变化带来的舒适,还能了解村子的革命历史,接受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从2017年开始,清内村探索“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微景观”创建模式,连续打造多个主题微景观,碉堡战地微景观就是其中一个。
以前,清内村以开矿采石为生,碉堡被废料和垃圾所掩埋,很难看出那是个碉堡。后来,清内村利用旧条石,结合战士雕塑、爱国墙绘,入团、入党、入伍誓词等,把碉堡旧址改造成红色微景观,并成为清内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教育基地。
将红色文化融入微景观中,让它成为村里的宣传阵地,这是传承革命历史,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子承父业
带着父亲心愿继续“筑梦”
在三欧村,有这样一对“黄金搭档”,他们将巧思和巧手完美地结合并运用,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古厝重生的故事。
“阿胖,地板要铺好点,尽量平整啊!”“水池边上要修好点,杂草也要清理干净”这样的对话,时常出现在微景观建设工地上。一个是做事雷厉风行、有想法的欧阳名仕,一个是负责施工建设的徐刚,经过多年的配合,他们早已默契十足。
不过,这样的场景,再也不会出现了。去年10月,徐刚因身体原因突然离世。他的离去,令欧阳名仕无比痛心,也令许多熟悉他的村民感到惋惜。
在英林镇,提起“阿胖”师傅徐刚,大家都不陌生。这个来自江西的工匠师傅,是英林镇微景观施工队的负责人,在晋江已经打拼32年,算是半个晋江人。由于他胖胖的身材,憨厚的个性,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阿胖”。
近年来,英林镇大力推动乡村微景观建设,每年开展“一村一景”微景观创建活动,掀起了新的村建热潮。徐刚作为多年研究探索乡村微景观的代表,创建了近50处符合各村人文风貌和历史底蕴的乡村微景观。近年来,在各类微景观评比大赛中,徐刚所创建的乡村微景观作品,先后多次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
值得欣慰的是,徐刚的儿子徐威勇敢地接过父亲留下的接力棒,带着父亲未了的心愿,继续奔跑。
徐威今年31岁,父亲在世时,他跟着父亲跑工地学施工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加上欧阳名仕总是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他,后来接新的微景观项目,徐威上手还算比较快。自去年10月接手以来,他在三欧村做了大大小小的微景观共七八个,进展都很顺利。
“通过一次次改造,亲眼看着村庄在慢慢变美、变好,我也慢慢理解了,为什么父亲换了好几份工作,最终却选择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徐威感慨万千,“这是一件很有意义、造福百姓的事情,只要给我机会和平台,我很乐意一直干下去。”
小微景观
乡村“颜值”大改变
添一处风景,释一份情怀。
除了三欧村,晋江越来越多乡村微景观正在扮靓新农村,营造出“百花齐放”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在安海曾埭村,旧簸箕变成了可爱的蘑菇造型、油漆盖喷成荷叶图案、公厕外墙绘有一幅山水画,与百年青莲古刹相得益彰;内坑黎山村一处名为“红色行走记忆”的微景观,建了一个“有声图书馆”,既美化乡村,又成为红色教育阵地;磁灶苏垵村河道边一处百米绿化带周边新增了亭台、石刻、墙绘等景观,巧妙地融入苏垵“黑茶古”文化、二十四孝等文化内涵,为九十九溪苏垵河段增添了靓丽的风景线……
创意无止境,晋江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探索的脚步也不曾停歇。2017年7月,在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的指导下,晋江尝试组织开展了一场大学生乡村夏令营活动,没想到一下吸引了5所高校的近百名大学生来晋江创作乡村微景观。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17个乡村微景观的营造。活动中,大学生得到了锻炼,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被点燃了,群众也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
夏令营结束后,紧接着国庆建造营又开始了,校园双微创意营、大树微景观工作营、寒假实践营等活动紧随其后,“高颜值”“有内涵”的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微墙绘在晋江农村大地上遍地开花。通过微景观创建活动,全市清理乱搭乱盖乱推放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成为建设生态宜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微景观带来大改变,花小钱也能办大事。从最初的“试一试”,到如今的成效斐然,微景观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晋江做活乡村振兴大文章的有力推手。在党建引领作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参与微景观建设,支持配合村庄建设,主动让地、让房支持微景观建设的事例层出不穷,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能力也得到了有力提升。
“通过建设小小的微景观,大大地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晋江将在各镇街继续开展以“双微双创”(微景观、微改造、创业、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新建微景观预计不少于200个,并在金井围头、塘东,龙湖福林,安海瑶前,紫帽紫星等5个村开展古街巷“微改造”活动,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留住乡愁记忆,构建美丽宜居乡村,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 沈茜)
- 【百年党史 晋江故事】叶忠:为掩护战友 二十岁英勇就义2021/05/17
- 晋江金井围头村吴秀梨一家三代党员的初心解读——时代虽然不同 标签始终红色2021/05/17
- 讲好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晋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2021/05/10
- 晋江市展馆:走进一座馆 读懂一座城2021/05/1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