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梧林侨胞的家国情怀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1-04-25 17:41
  

  陈文武

  梧林,背靠石鼓山,面朝梧垵溪,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其中的古民居,经百年风雨,略显沧桑衰颓,现经有关部门精心修整、修缮、修复,部分旧楼故宇如珠玉般拂去尘埃,重焕迷人光彩。徜徉宁静的石街小巷,流连蕴涵乡思情怀的番仔楼,漫游饱蘸欧美情调的洋楼,驻足尽显堂皇气息的闽南古大厝,感佩梧林侨胞那份厚重的眷恋故土的家国情怀。梧林古民居是继“五店市”后,晋江的又一张新名片。

梧林春色 陈巧玲 摄

  春天漫游梧林,到处生机盎然,梧垵溪的芦苇繁茂连绵,“蒹葭采采”。走过石桥,经蜿蜒村路,便到达朝东楼——梧林最早的洋楼,路旁的榕树枝繁叶茂,三角梅红艳迷人眼,风车草依水而生,风姿绰约,倒映在池塘的碧波里。旁边新植的樱花,绚丽夺目。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子东南面那一大片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汇成五彩缤纷的花海,让人迷恋沉醉。蓝天白云,绿草繁花,碧水亭台,成为梧林古民居最靓丽的背景。

  在朝东楼门口,放眼西望,番仔楼、洋楼、古大厝散布在偌大的村落中,堪称“南洋华侨博物馆”和“闽南文化后花园”。每一幢楼都承载着华侨绵绵的乡愁,每一幢楼都有一个情系家国的故事。朝东楼里的展厅详细介绍了梧林华侨艰辛的创业历程,展示了侨胞们爱国爱乡的珍贵影像,让游客缅怀追忆华侨在异国打拼的百年峥嵘岁月。

  华侨蔡德鑨的闽南官式大厝“三间张”,三楼大厅的隔扇上书有蔡德鑨侄子蔡咸泳所撰的一段文字,描述德鑨先生一生的经历:“少而努力,壮而建树”“事父母以孝,处兄弟以和;大嫂早寡,敬之以礼;侄儿少孤,抚之以爱”。以蔡德鑨的奋斗史来激励后人勤俭创业、孝亲友爱、谦逊为人,字里行间彰显了中华民族艰苦创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梧林的五层厝也是蔡德鑨的宅邸,可一直是未装修的毛坯房。究其原因,是大楼主体完工后,正值抗日战争爆发,蔡德鑨及其家族以民族大义为重,紧急停止了这一光耀门庭的工程,遣散了设计师和工人,将后期的建设装修资金全部捐给了国家,倾力支持国家抗战,因此五层厝的装修就此搁置,默默伫立了近百年,成为爱国侨胞在国难当头时毁家纾难的有力见证。

  不只蔡德鑨家族,旅菲侨胞蔡顺意也慷慨解囊,支持抗战。因侨路中断,导致侨批馆无法开设,在建的西班牙哥特式洋楼“侨批馆”也未装修,他便将拟用于装修大楼的银钱捐给国内抗战。1949年后,他将侨批馆捐给村里做学校,倾力助学,惠及乡里,“侨批馆”成为几代梧林人的启蒙摇篮。

  梧林处处浸淫着“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等儒家传统,“胸怀祖国”楼是梧林目前保护最完整、装饰最精致的建筑,由旅菲侨胞蔡怀番和蔡怀紫合建。大楼中西合璧,汇聚了木雕、砖雕、灰雕、水洗等闽南先进的建筑工艺。这栋楼,凝聚了主人浓浓的家国情怀,也是梧林蔡氏敬老孝亲、兄友弟恭的见证。主人蔡怀番和蔡怀紫是同辈分的堂兄弟,但血缘相隔很远,两人完全有能力各自建造一幢大洋楼,但他们仍决定共建一座楼宇,希望子孙后代也能如同他们一样和谐友好相处。

  漫游梧林古民居,叹服别致大气的廊柱,沉醉于精巧细腻的工艺,惊诧那美轮美奂的西式风格,惊叹富丽堂皇的红砖大厝,中西建筑文化在此交相辉映。每一幢楼的家国情怀故事都让人感怀,特别是廊柱上、门联上、隔扇上等镌刻的家风、家训、家规,值得回味。择一僻静处,端坐冥思,循着那并不久远的历史,去感知侨胞绵延的乡愁,去领悟侨胞炽热的赤子心,去重温侨胞博大的家国情怀。

  时代嬗变,历史的车轮疾驶向前,日新月异的时代,梧林古民居也因开发、开放而大放异彩。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旧楼宇,到现在重焕风采的建筑瑰宝,建设美丽乡村的情怀再次在这片热土上涌动,梧林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梧林时光”征文大赛

  主题:展示梧林风采醉享古村时光

  主办:梧林传统村落项目办新塘街道办事处晋江市文联晋江经济报社

  时间:2021年2月1日—6月20日

  邮箱:443552882#qq.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标签:梧林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