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爱拼才会赢,是晋江;把“根”留住,更是晋江

www.ijjnews.com   新华社  2019-08-08 08:14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专访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昨日播发视频访谈《爱拼才会赢,是晋江;把“根”留住,更是晋江》。本网予以转载。

  中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兴衰。我们推出“县言县策”系列视频访谈,实地探访一些有代表性的县域,听书记讲一县故事。

  这一期,我们来到福建省晋江市,专访市委书记刘文儒。

  解说词:有这样一个小城市,40多年来民营企业突破5.8万家,诞生了46家海内外上市公司,拥有两个超千亿产业集群,五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安踏、特步、361度、恒安、利郎、七匹狼等等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都出自这里。

  这个小城市叫晋江,位于福建泉州,它三面环海,面积仅649平方公里,却用福建省1/200的土地创造了全省1/16的GDP,连续18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那首广为传唱的《爱拼才会赢》唱的也是晋江的气质。

  第一部分:实业之根

  刘文儒:这个就是我们晋江的一个历史文化传统街区,五店市。

  记者:这个闽南的特色特别明显。

  刘文儒:对,当时在启动这个危旧房改造,低效土地利用和三块地改革的同时,我们感觉到这里是晋江城市的一个发源地,所以我们把周边传统的、有历史文化积淀的闽南建筑成片地保留下来。

  记者:大家一提到晋江,都会觉得产业,比方说都会觉得我们的鞋特别厉害、服装特别厉害,一想到的都是经济上的事。我们来了才发现,其实这里是一个文化底蕴特别深的县城。

  刘文儒:是,晋江是全国18个千人进士县之一,你看我们的牌坊,这个是状元牌坊,晋江的历史上出了11个状元,出了1853个进士,晋江除了经济发达以外,它也是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城市。

  其实我觉得经济也好、实体也好、经商也好,它其实是要有文化做支撑的,文化其实更多的是根,不管走到哪里,这个文化支撑非常重要。晋江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好?跟它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跟文化积淀是有关系的。

  任何一个城市也好、任何一个国家也好,它的民族特色、它的文化的根、源还是有的。它发展的再怎么好,如果没有根没有源,是走不远的。所以产业也好,跟城市跟文化是融为一体的,是融合的,是相互的。

  记者:费孝通先生曾经总结过四个模式,有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还有咱们晋江模式。其实这些地方当时都是一些低附加值、竞争力比较激烈的领域。上一个时代的经验和典型在当下的环境下,您觉得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刘文儒:我觉得当时费孝通老先生总结的这四个模式,我个人的看法,在不同的程度仍然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特别是晋江模式到晋江经验,总书记在今年3月10号全国两会期间,到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的时候,特别提到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

  晋江经验其实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总书记讲的,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看家宝。我们刚才讲的四个模式的问题,有一些模式到中间一个阶段曾经走过弯路,比如说有些地区出现了脱实向虚,很多传统优势产业慢慢地衰落了。

  记者:大家还是挺好奇的,为什么晋江能够坚持坚守实业,因为鞋帽本来就是一个利润特别低的,肯定不如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高。

  刘文儒:利润特别低,确实是这样子,当时为什么晋江会先从传统的民生产品来做?因为福建当时是前线,晋江是前线,长期以来国家没有大的项目做,当时福建沿海又是比较偏的地方,你说很多有人才、很多院所、很多大学,都不在这儿。只有靠晋江人这一股热情,这一股拼劲。它虽然没有很大的大学来支撑,没有很大的科研院所来做技术支撑,没有很大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做支撑,你说一下子要跨步发展高科技,可能吗?不可能。刚好那个时候是卖方时代,传统的民生产品,尽管它的利润、附加值低一些,但是需求是有、利润是有的,解决了就业。

  也不是说都没有脱实向虚的企业,也有,但是所有脱实向虚的企业都失败了,晋江人也从此吸取了教训,还是老老实实做自己的本行,做自己的看家宝才是实际的。

  解说词:晋江给我们的感觉,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根”。在经济上坚守实业之根,心无旁骛做实业。在情感上也在寻根,家庙、祖屋、白塔、古寺、先贤、家训,召唤人们回到那个根之所在的地方。

  第二部分:创新升级

  解说词:晋江坚守的实业主要是鞋业、服装纺织等传统产业,但是实际上,鞋子等日用品也是高精尖技术集中的领域。

  记者:大家都会觉得一提高科技都是芯片、5G这些,但是很难想象日常用品里面有这么多高科技在里面。

  刘文儒:如果按我个人的观点,比如说一双鞋子有很多高科技,比我们普通的空调机也好,电冰箱也好,电饭煲科技含量更高。现在很多高分子、新材料、新科技,人工智能都在这里。我最近到一个企业去调研,发现一个鞋子既会说话,还会跟你互动,就在晋江的鞋企。我跟手机一讲,我要绑鞋带,它就充气把鞋带绑了。我说我要松鞋带,鞋带气就消了,然后我说开始计步,它就启动计步了。还有说我要去打球,它马上把鞋根的后坐力调硬了,然后把鞋掌、鞋尖增加弹性了,你说这个鞋子能没有高科技吗?还有我们现在的鞋面都不要用针车了,全部是用3D打印的技术,无缝连接。以前我们很多用皮的东西,现在很多用飞织的东西,用新的材料,它透气又防水,然后还除臭。你说这些尽管是传统产品,它没有高科技吗,很多高科技在这儿。

  记者:晋江怎么处理协调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刘文儒:我曾经说过,晋江的产业结构,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它尽管是以传统的民生产品为主,但是它是有竞争力的,因为这些都是消费品,都是民生必需品。就像衣服、就像鞋子,任何什么时代都要穿衣服、都要穿鞋子,只是说他穿什么样的鞋子跟什么样的衣服而已。所以我曾经跟我的同事讲,我说传统的并不代表它落后,传统的依然可以是高新,传统的产业只要它有竞争力,它就是优势产业;只要它有需求,它就是优势产业。所以我曾经做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不管你是纸片、鞋片、布片还是薯片或者是芯片,只要它是有核心技术,它有竞争力、有市场,它就是好“片”。

  我们这个高新产业不是瞎折腾,不是贪大求洋。而是结合自己的传统产业的发展需要来跟高新产业融合在一起,比如说我们发展集成电路,还有发展石墨烯,发展新能源,我们是围绕传统产业这个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来发展高新产业,围绕着我们传统产业的升级来发展高端先进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就是通过这样,不然你无根啊!我们现在是提出三个,一个叫做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

  记者:我们看到福州大学在晋江有一个科教园,在一个县级城市有大学的还是非常少见的,当时我们的考量是什么?

  刘文儒:其实我刚才讲说你要科技创新,要创新驱动,一个区域的经济要永续,很核心是要有人才,以前说有什么样的产业可能就有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产业。那现在应该说有什么样的人就需要有什么样的城市,有什么样的城市才有什么样的产业。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么个程度,它面临着全方位、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产业要转型升级,要实现高质量。城市要转型升级,要实现高品质,服务要转型升级,要实现高水平,人是最关键。人要靠什么?人要有大学来培养,要有大的科研院所,我们这几年一直孜孜不倦地,一刻都不会忘的就是苦苦去“求亲”,最后实现了。福州大学落地晋江应该不单单对晋江是个福音,对整个泉州地区也是福音,因为大部分主要是理工科,又是对制造业直接服务,这对晋江、对于泉州有非常好的人才支撑和人才基地。

  记者:这是一个更长远的考虑。

  刘文儒:这是一个立长远打基础的,就像总书记说功成不必在我,但是功成一定有我,就是要有这个情怀,要有个长远的打算来做这种基础性的工作。

  解说词:在一个县级城市有大学很少见,举办国际赛事就更少见了。2020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将在晋江举办,开创了全国县级城市承办国际性综合赛事的先河。这种运动会,以前只有大城市才能举办。

  刘文儒:这对国家来说,是站在国家大战略,在民族复兴的角度,让世界各国看到中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水平,而不仅仅是只有上海、深圳、广州,或者是北京。对晋江城市而言呢,因为晋江的体育基因是非常强的。

  记者:跟我们体育产业发达有关。

  刘文儒:我们晋江是体育之乡,也是武术之乡,晋江对运动对全民健身历史以来就有传统。我们每一个村、社区都有篮球场,这在中国是很少的。第二个,我们有很好的体育产业基础,特别是体育制造业。

  记者:我们还是要打造一个体育城市吗?

  刘文儒:我们要建设体育城市,发展壮大体育产业。

  记者:全国其它地方有没有也要打造体育城市的?

  刘文儒:2006年的时候,国家命名了3个体育产业基地,一个是我们晋江县级市,一个是成都、一个是深圳。

  记者:但是他们是副省级城市。

  刘文儒:但是他们两个都是副省级城市,只有我们一个县级市,但是很凑巧,我们2018年底的体育产业产值是超过他们两个城市。我们去年的体育产业产值达到1800多个亿,最高的。所以我们做体育产业,发展全链条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城市,我们是很有基础的。

  所以我们提出三句话,以赛兴城,通过办赛事来提升城市品质。第二个以赛促产,通过赛事推动产业的发展,推动我们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三个以赛惠民,通过赛事来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刘文儒:刚才车上跟你介绍了这个全民体育健身中心,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首先是比较讲究的,它就是现代建筑跟闽南的传统建筑元素相结合,现在应该说已经成为我们闽南地区,泉州或者晋江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功能就是全民体育健身中心,是老百姓日常在用的,但同时它又是明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比赛场地,所以这个就是平战结合,以平为主。这些场地是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给老百姓享受,所以我们才讲到以赛惠民。

  刘文儒:现在效果怎么样了?不错啊。现在这个下面是必须垫的,因为国际标准是一米八到两米三,但是如果日常老百姓用太深,所以我们就把它弄成一米五、一米八、一米二这样子。

  记者:我听您说这么多,这种体育赛事既可以促进我们产业,也可以让晋江跟体育精神、体育品质都结合得特别好。

  刘文儒:对,任何体育比赛都是要讲究规则,对吧?就是要有比赛规则,要有规定,要平等竞争,要公平,跟商界上提的的诚信是一样的。

  记者:体育和商业的精神比较契合。

  第三部分:国际化

  解说词:晋江是著名的侨乡,“十户人家九户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几十年前,老晋江人怀揣家乡的一瓶水和一捧土,背井离乡,朝大海奔去,或越过海峡,或远赴南洋,走向世界。如今有300多万的晋江人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了脚。

  记者:晋江算是一个特别国际化的县城,我们从北京来的过程中感受很明显,飞机上有很多从全球各地飞到北京,然后转机回晋江的晋江人。在当下这样一个国内外的环境下,晋江受的影响大不大?

  刘文儒:现在全球化竞争的加剧,还有国际形势的变化,更趋复杂和多变,可能在经济上起起伏伏是正常的,你说对企业会有影响吗?有一部分的企业是会有影响,不可能没有影响。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的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他就说危就是机,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所以大浪淘沙以后就像我们得了一场大感冒或者得了一场病以后,身体好的人,说不定你就更好了,身体不好的,可能你就走了。当然也会出现一些中低端的企业,可能会想到外面去,但是目前为止来看,他们观望更多。

  记者:您这样讲完之后,因为好多人也会说过,会不会我们的这种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会不会向外转移?

  刘文儒:确实前几年有这么个趋势,特别是往中西部跟东南亚走,有这么个问题,但是我们总结了一些,包括调研了一些,我3月份刚刚去东南亚,我们看了一些东南亚从大陆、从台湾、从日本、从韩国,包括美国,移到东南亚设的厂。中国很多企业、世界上很多企业就会到东南亚去。其实我们乍一听好像有道理,但是认真地想一下,去东南亚没有那么简单,它一个是没有完整的产业链,第二它能够吞下中国这么大劳动人口所承受的这些市场跟生产能力吗?不可能。你如果认真思考一下,他们的劳动力的素质跟我们中国大陆比还是有差距。另外一个,他们大部分产品是中低端的环节,当然他们的劳工成本是会低一点,现在东南亚有些国家员工工资开始涨了,现在很多企业更多是观望,这个时候政府要引导,冷静、客观、务实。我们今年初召开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我们提出,走出去留下来,走什么留什么?怎么留怎么发展?

  记者:您在晋江这么多年,关于国际化,是不是过去的思考和现在的思考会有不一样呢?

  刘文儒:原来我们晋江的企业大部分做国内市场,在国际贸易高度发达,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化的进程加快的时候,我们的这些企业就要考虑要有全球化的视野,要参与全球的竞争,要走向国际,要有国际化的思维。因为你如果只是定位于一个国内的企业、国内的竞争,你没有国际化的视野,你是跟国际的跨国企业就没办法站在同一条起跑线去竞争。因为我们国内的市场在传统产品上是开放的。

  安踏集团的老总丁世忠曾经讲过说,我现在是要跟耐克、跟阿迪竞争,而不是跟国内那些小企业去争。还有我们的小企业也要跟国际大企业去竞争,因为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不会因为你是小企业我就关照你一点,你是大企业,我就要求你严格一点。你自己蹲在这边井底之蛙,说不定你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都会被抢,所以你只能走国际化的道路。

  但我觉得加工环节,在全球布局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举个例子,不管是恒安还是安踏,它在全球布局的同时,它要进一步节省成本,把一些加工基地放在东南亚、放在其他地方,甚至有一些分研发中心放在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这都是可能的。但是我们就强调祖厝文化、根脉文化,只要你的企业的总部,根留在晋江,把大数据中心、结算中心、精品工厂、最高端的环节放在晋江本地,我们这个根就在,叫布局全球放眼世界,根扎晋江,根扎中国。这样子企业就会实现真正地从区域性的企业变成全国性的企业,甚至是全球化的企业,就实现我刚才跟你讲的国际化。然后它通过创新,全球布局研发分中心,永远能够实现创新驱动,掌握世界最新潮流,这就是目前晋江企业走的路,也是我们晋江政府目前对晋江企业做的引导。

  解说词:采访中,晋江的领导和企业家,不仅对当地的情况如数家珍,对国内、国际情况都了然于胸,都善于在世界大趋势、全国大格局中思考和谋划发展,市场化、国际化思维根植于思想深处。这里有历史荣耀的光环,也有曲折弯路的教训,但是他们对实体经济的坚守没有变,对实业之根、企业之根、情感之根的“根”的追求没有变。

  出品人:汤耀国 叶卉

  联合出品人:李岩

  制片人:庞清辉

  导演:田文文

  摄像:刘喜华 张自亮

  制作包装:潘文新 蒋月华 王磊

标签:晋江|新华社|刘文儒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