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名师如何看高考作文:具有思维深度 方能拿高分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9-06-10 15:52
  

  今年以“劳动”为主题的高考作文题一出炉,就成为热点话题。尽管这道作文题有“神预测”在前,但要写高分,很考验考生的功底。这道题目的特点如何?该从什么角度立意?泉州晚报特地邀请了一线名师,就此次高考作文命题进行分析。

  解读一

  行文思辨以情动人方能脱颖而出

  陈理萍(泉州五中高三段长、备课组长)——

  作文题主题明确,绝大多数同学不容易偏离,行文思辨、思考深入、语言深刻有感染力的文章方能脱颖而出。

  行文思辨。高中生作为现代公民,说理必须在对多元矛盾体鲜活的思索辨析中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在对矛盾对立面的反思中柳暗花明。可以找出矛盾点质疑思考,用设疑追问曲径通幽的表达方式展示思辨说理功力。

  思考深入。既然劳动是古已有之的优良品德,为什么有人会不尊重劳动?从心理层面上看,是工具理性者对体力劳动的轻视;从社会层面看,是“享乐主义”“娱乐至死”等风气的熏染;从时代层面看,是科技发展的助推;从传统层面看,是古代知识分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连孔子高徒子张都对“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嗤之以鼻,认为本末倒置。考生如能由果溯因,反复追问,多维思考,便不会停留在讴歌劳动美德的展示层面裹足不前。

  解读二

  立足“小我”彰显“大我”

  张玉洪(泉州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作文命题力求将直观反映时代主题写作与交际情景的实际应用进行有机结合。材料选取,明确定下了写作主题,演讲稿则定下了写作体裁。题目不难,但在落实写作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还是应加强对任务指令的深入解读。

  立意构思应立足“小我”,彰显“大我”。既对当前青少年存在的劳动观念淡漠的问题及危害进行思考,或者谈谈学校、社会、家庭如何引导青年重视劳动,或总结青年劳动奋斗精神的价值与意义;也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发掘时代的劳动价值追求,提炼当下最缺乏或者最需要的劳动价值内核。

  解读三

  思维要延展课内外并行

  余新乐(泉州现代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在审题上,本次试题并没有设置较大障碍。主题明确,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矛盾清晰,辨析优秀传统的现实困境。考生最好不要只停留在赞美劳动者的层面,而应多深入思考劳动的意义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失去劳动的热情?对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也要做出分析,思维要延展,更要思辨。

  其实,对于泉州考生来说,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早在2015年底,泉州市就被确认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单位,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同时教育局还出版了《现代劳动教育的德育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集、《中国梦劳动美》中小学生主题实践活动征文集等,可以说泉州市已经形成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劳动体系,走在了全省前列,在这种氛围熏陶下,泉州考生对劳动教育自然会有更真切的理解。

  解读四

  避免“假大空”弘扬“正能量”

  连景彬(泉州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组长)——

  本题通过近乎真实写作情境的创设,给出了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考生有对象感、有针对性的写作,避免考场作文“假大空”取向。

  “劳动”话题对于“00后”青年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劳动”无时无刻不在他们身边发生;说“陌生”,是因为“劳动”也许离他们有点远。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劳动”还是不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劳动”习惯和能力还要不要培养,“勤劳”这个美德还要不要传承,这些问题能够引发考生反省自身、关注当下、思考未来,进而充分进行自我表达。

  这个作文题既接地气,又有时代感,既明确文体,又锁定立意,不会给考生造成离题的顾虑,有利于考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挥真实的写作水平。

  (记者 曾聪虹)

标签:名师|高考作文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