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如何做好“爱劳动”的文章? 名家解析高考作文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9-06-08 12:13
  

  每年高考,作文题目都备受关注,引发全民讨论热潮。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作文题要求考生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这个题目难不难?怎么写才更容易出彩?我们邀请省内名家、本地名师进行点评,供考生、读者参考。

  演讲稿观点要鲜明还需有针对性和鼓动性

  戴冠青(泉州师范学院教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

  按题目要求,首先要阐发对劳动的“认识与思考”,要指出劳动在人类进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还得对“劳动”的内涵进行分析。这样思考才会有一定的深度。

  其次,要对题目中列举的一些不理解、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进行反驳,特别是“人工智能”是否可以代替劳动这个观点,要举出实例说明。此外,还要进一步指出哪怕所有的劳动人工智能都能代替,我们还是需要劳动。

  第三点,提出希望与建议,即我们要怎么做?一是要尊重劳动,特别要尊重在基层一线劳动的普通劳动者;二是要热爱劳动,实干兴邦,从小树立劳动精神;三是要好好学习,当一个有较高素质、有创造力的优秀劳动者。

  另一点考生一定不能忽略的是,题目要求的文体是演讲稿,考生千万不能写成一般的议论文。演讲稿除了观点要鲜明之外,还需要具备针对性、鼓动性、逻辑性等文体特点。题目要求是面向本校(复兴中学)学生演讲,特定的对象是中学生,所以演讲稿的语气、所谈的问题就必须要有针对性。演讲稿还要有鼓动性,希望同学们响应你的号召,行动起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所以语气中必须要有较强烈的感情色彩,特别是开头要先声夺人,具有感染力;结尾要有高潮,具有煽动力,还要引用一些必要的名言警句,使内容具有吸引力。演讲稿还要有逻辑性,纵横捭阖,层层推进,让听众既被你演讲的情感性所吸引,又被你步步深入有理有据的清晰思路所征服。

  真实情境下的思辨写作

  蔡清辉(晋江市骨干教师、晋江市高三语文协作组成员、季延中学高三语文老师)

  本次作文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着眼于劳动精神与现实困境的碰撞,既关注宏大主题的书写,也关注现实问题的呈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对劳动认识的偏差形成对比,引导考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思考,体现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和人才培养的导向性,体现青年使命和责任担当。同时,也把宏大主题和个人体验相结合,避免了考生凌虚蹈空的写作误区。

  材料要求考生在真实情境下进行思辨写作。考生审题时不能只关注“劳动”这个话题而大谈特谈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否则有可能不是最佳立意,材料最核心的内容同时也需要考生深入辨析的恰恰是材料后半段的三个“有的说”。这三个“有的说”提供了具体的写作情境和指明了考生的思考方向,这是非常重要的。考生可以据此进行以下几种思辨:学习与劳动关系的思辨,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和劳动关系的思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是否需要劳动的思辨。

  材料引导考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耕读文化”中学习与劳动的关系,也引导考生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劳动的意义,也引导考生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一背景下思考劳动的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考生如果脱离开这些思考,仅仅写劳动的意义,就有可能偏离题意。材料中提供的这三个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恰恰是考生不可回避的,也是思维强度最大的,最能够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从写作指令来看,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考生要注意演讲稿的基本格式和行文特点,要有对象意识,体现交际性和文明对话。演讲的目的是要厘清劳动在当今时代的意义,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并且还要对学生听众提出“希望和建议”。考生要很好地完成这些写作任务,才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优秀考场作文。

  记者 蔡洪亮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蒋少杰蒋少杰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