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2.5天小长假”,真的能来吗?

www.ijjnews.com   新华社  2019-01-16 16:27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2.5天小长假”,真的能来吗?

  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年)》,通知涉及住房、健康、出行等方面内容,但引起网民“划重点”的则是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政策措施。

  带薪休假再次引发公众热议,该制度有没有具体实施细则?行政单位半天不上班会影响老百姓办事吗?如何才能保障文件里的福利落实到位?

   “2.5天小长假”:心向往之

  对于这一“猛料”,公众并不陌生。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便提出了带薪休假、错峰休假、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但三年过去,却鲜见地方有实质性的动作。

  当地民众十分期待这个小长假。在石家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王晶说,自己是个二孩妈妈,可以利用多出来的半天假,回家陪陪家人。“当然,也更有时间组织郊游。肯定能带动消费啊,实现政府出台举措的目的。”她说。

  在新浪微博话题讨论区以“河北有望迎来2.5天小长假”命名的话题下,阅读讨论量已破1.1亿。部分网友发表评论表示支持, “支持,增加工作效率”“期待期待”“更想回河北了”“好事,希望能实现并坚持下去”。

  河北省一位处级干部表示,如果能落实“2.5天小长假”,保障职工休假权益、刺激消费必然会有益,真是“心向往之”。

  有一种痛叫“有假难休”

  在河北省提出的方案中,“2.5天小长假”政策牵头单位是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责任单位是省文化和旅游厅,记者采访相关单位得到的消息是尚未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但表示正在督促有条件的地区抓紧研究细则,制定合理的操作办法。

  新浪网民“甜甜圈”表示,地方上提出鼓励执行“2.5天小长假”,对公众来说释放了一个好信号,希望执行到位,但一定要通过轮休等办法确保政府机关部门周五下午不影响群众办事。

  但也有部分网民担忧好政策很难落地。网民热议的一大焦点便是新规的限定语:鼓励和有条件。有网民说: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休,“没条件”的不休?

  记者综合一些网民讨论的焦点发现,很多网民对“2.5天小长假”不抱希望的原因是,自己法定的年假都难以享受。2008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施行以来,规定了具体的休假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但这一制度在不少地方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有受访者表示,越规范的单位和企业就更容易落地执行休假制度。但也有不少单位的职工,法定的假期福利很难得到保障。

  “放假的福利对我来说很奢侈啊。”石家庄市民胡先生在某民营培训机构做英语培训老师,他说私营单位会以工作量、业绩和工作时间为考核标准,发放绩效工资,平时周末基本不休息,但是会有一定的加班补贴。

   “2.5天小长假”,真的能来吗?

  不少受访者坦言,“2.5天小长假”若真能落实,确实是件好事,但现在实际情况是,单位没有说不让你休,但你却不敢休、不能休、不好意思休。

  “比如年假,是可以休了,但什么时候休,我说了不算。”中部某省份的多名公务员告诉记者,2018年该省一些地市规定,党政机关干部休假须集中在八月休完,“想出门旅游,撞了暑期高峰,哪里都热,哪里都挤。”

  除了固定时间,另一种尴尬的情形是“不好意思提”。“领导都没有休,总觉得开不了口,领导就算同意了,内心可能有不同想法。”一些职工在受访时说。

  还有一种困境是:假是休了,但无数个电话和微信派活,无处可逃。有受访者表示,现在的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规定给你的任务只有你能完成,所以即便休假,但属于你的活还得照干。

  “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适当的休息,可让人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这本是一项法定的福利,却因各种隐形的条件、门槛和“共识”,导致其难以落实到位。

  采访中,一些职工建议加大执法监督和处罚力度。在呼和浩特市做环境工程的赵伟认为,要让带薪休假真正落实,要考虑在文件中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进行一些硬性规定,相关部门更要跟进巡查监督。

  (记者 张丽娜 袁汝婷 李继伟)

标签:小长假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