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永和巴厝:环境整治一步一步走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9-01-13 08:38
  

曾经的“石麻雀” 今有“凤凰梦”

  晋江新闻网1月13日讯 以往,走在晋江市永和镇巴厝村的村道小路上,眼前总是一片“白茫茫”,路边是随意堆放的石渣石料,大车驶过,地上的白色粉尘四处飞扬,这里也曾是永和的石材村,环境问题为人诟病,而现在,这些“白色”问题正在一步一步地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石材乡”村貌治理 迈出坚实步伐

  昨日,记者随永和镇负责环卫工作的相关人员一同来到巴厝村进行环卫回访。走在八厝往西坑方向的村主干道上,道路在经过卫生治理过后,变得更宽、视野更好了,一路上还有工人正在对两侧的石渣石粉进行进一步清理。

  “这是村里人外出的一条主干道,以前,石材产业还未退出的时候,道路两侧随处都能看到一堆堆的石渣石料,杂乱不堪,也造成了不小的交通安全隐患。”巴厝村党支部书记林文川告诉记者,这条村道连接着好几个村,近20米宽,但过去几里年,占道的石材太多,路变得越来越窄,车辆行驶交会时,需要小心翼翼。

  如今,随着永和镇建筑饰面石材企业的转型退出,巴厝人也迅速行动起来,村两委班子“铁了心”决定对村里的面貌进行一番“美颜”,启动了人居环境整治的系列工作。

  巴厝村首先对村里的各条道路进行清理整顿,单是主干道金光大道就清运了30多车的碎石头和小石方,以及600多车的石渣;对于影响景观的“两违”建筑和占用公共用地的临时搭盖,村里也联系执法队伍或自行组织进行拆除,截至昨日,近一个月来,共拆除了8处违章搭盖,拆除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村头巷尾一些由原来石材产业留下的“白色印记”也越来越少了。

  走访中,记者也看到部分群众正在对自家门前屋后公共场所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村里也购置了一批可移动的木质花围,准备分发给村民,鼓励村民在自家门口种植花草蔬菜。

  全村行动起来之后,巴厝村貌原本的“脏、乱、堵、违”等乱象正在一步一步得到治理。

  “工作一步一步来 相信会大不一样”

  一边“治脏治乱治违”打基础,一边同时启动了村貌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

  走进巴厝村中,可以看到一些曾经沾满粉尘的水泥路和围墙,经过每天的日常保洁,已变得干净许多。

  最近几天,村里专门请来了工人对各条村道两侧的杂草进行清除,对围墙和电线杆上的小广告进行清洗清除,横面面积较大的围墙,先进行重新粉刷泥水和刷白漆,再进行彩绘。

  在一处100多米的村道围墙上,工作人员已经完成对围墙的彩绘,彩绘的主题更是满满正能量:有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和“晋江经验”等多个主题。

  “这样的宣传彩绘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充满文明的正能量。”围墙的另一侧是一家企业,该企业的负责人对这样的文化宣传墙的设置表示认可和支持。

  “看到村里环境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有的企业家也积极参与其中,出资出力。”林文川说道。

  林文川接着介绍,除了美化工程,村里还有亮化和绿化工程在同时进行,几个月来,全村已种植了约395棵绿化树苗,下阶段,还将增植树600棵;村庄主干道金光大道在完成路面治理之后,也将进行绿化和安装路灯;同时,村里也正在规划建设一个村级公园,将一处荒废的池塘,进行清淤和改造,建设一个面积为6亩的公园,该公园的设计初稿现已完成。“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结合每个月的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环卫清扫清洗活动,让爱家园、爱环境的意识深入民心。”林文川说。

  基础设施方面,巴厝村的污水治理和网管改造工作也已经启动,下个月,柯西自然村也将动工修建3条道路;而规划建设中的柯西老人活动中心也预计将于今年年底竣工。

  “虽然我们的环境‘底子’并不好,但我们相信,只要治理工作一步一步扎实推进,环境一定会得到大的改观。梦想还是要有的,也许很快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对于新一年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林文川表示了信心。

(记者_王诗伟 文图)

标签:永和|环境|整治|治理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希源谢希源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