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时速80公里能载2062人 地铁2号线首批列车抵厦
时尚流线型车身、两列六辆编组铝合金车体、身披大红彩带,昨日上午九时,地铁2号线首批两列车顺利抵达厦门地铁2号线东孚车辆段。
【体验】
颜值高很环保可靠安全有趣
昨日上午,记者近距离参观了地铁2号线首批车辆,并进入车厢内部“尝鲜”。
地铁2号线车辆为B型车,采用六辆编组(4动2拖)型式,DC1500V接触网供电。全列车长约119米,最高运行速度80km/h,全线旅行速度大于35km/h。列车有240个座位,最高可载客2062人。
地铁2号线列车外观颜值高,车体采用铝合金鼓型车体设计,车头造型圆润饱满,搭配深浅环绕的金属漆流线配色,凸显现代科技感,使车辆看上去动感十足。
来到车厢内部,宽敞舒适是第一感觉,扶手、窗和侧壁表面组合成太空舱造型。与1号线不同,2号线列车内饰主色调为绿色,与2号线线路色相呼应。
除颜色以外,记者发现,2号线车辆对比1号线,还有较多改变:客室照明采用贯通一体式灯带,提升了照明效果;扶手拉环采用绿色软拉环,可有效避免磕伤乘客头部;列车内安装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智能变频空调系统,可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车厢温度,同时优化客室内的气流组织,为旅客提供清新舒适的车厢环境;每列车有24个乘客紧急报警装置,当列车运行时,如果客室内发生突发事故,乘客可以按照操作指南使用紧急报警装置或车门紧急解锁装置,司机可通过客室监控摄像头和紧急对讲,获取画面和语音信息,应急处理紧急情况;每列车设置48块LCD多媒体播放屏幕(客室座椅上方),8块LCD动态地图(车门上方),为乘客提供到站、离站、紧急广播、广告等信息。
此外,2号线车辆在1号线的基础上,对较多高科技含量的装置进行了改进。“部分车辆采用永磁牵引系统,与传统的牵引系统相比,具有效率高、重量轻、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同时,还应用了新一代无触点逻辑控制系统(LCU),有效提升车辆冗余性,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安全可靠性。”厦门地铁运营一公司副总经理陶云告诉记者,在舒适性方面,列车应用了新型通风系统,进一步降低车内噪音,配合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座椅,将进一步提升乘客乘车体验。
【揭秘】
派人入驻厂家全场跟踪质量
地铁2号线车辆于2018年1月开始生产,共配车51列,由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制造26列,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制造25列。在进行了各子系统静动态功能验收、紧急制动距离测试、淋雨测试等多项检验和测试后,首批两列车辆于12月4日、12月6日分别在唐车、长客顺利下线。昨日抵达的车辆,一列用平板车通过高速公路运输,另一列则用火车运输。
为确保厦门地铁2号线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厦门轨道交通集团选派监造人员长期入驻车辆生产制造现场,通过厂家、监理、用户三方对车辆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把控和进度跟进,有效保证了2号线车辆的出厂质量及交车进度。
链接
地铁2号线首批两列车
●车型:B型车,采用六辆编组(4动2拖)型式
●外观:车体采用铝合金鼓型车体设计,科技感、动感十足
●车长:约119米
●最高运行速度:80km/h
●最高载客量:2062人
东孚车辆段基地由12个单体建筑组成
昨日,地铁2号线首批两列车辆停靠在东孚车辆段基地,该基地主要承担2号线部分配属车辆的月检、列检、停放、运用、整备及定临修等工作,同时作为全线综合维修中心承担全线各系统及设备综合维修任务。东孚车辆段基地由运用检修库、物资总库、运转中心等12个单体建筑组成,未来将是全功能的地铁之家。
地铁2号线首批两列车已在厂家完成八十余项试验验证,运抵东孚车辆段后,将进行进一步的调试及预验收作业。后续车辆也将陆续运达厦门,配合开展冷滑、热滑、综合联调等试验,确保车辆的性能满足运营需要,为2019年年底开通试运营做好准备。
(文/记者 林施赟 通讯员 李琳)
- 福州地铁2号线春节前试运行 车站主体装修加紧扫尾2018/12/27
- 厦门“双地铁”要来了 跨岛发展步伐更稳更快2018/12/26
- 厦门地铁一号线昨日新开4个出入口 今年已开10个2018/12/06
- 福州地铁2号线“高大上” 明年1月31日全线试运行2018/11/2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