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农民的“幸福观”变迁
新华社石家庄12月17日电 题:一家三代农民的“幸福观”变迁
隆冬的冀南平原,麦田沉睡。
一台大功率深耕机缓缓行进在一行行苹果树下,身后翻滚出层层“泥花”。
“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你不糊弄它,它就给你回报。土层下方30厘米全部埋上菌肥,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53岁的赵国强眯起眼,像看自己孩子一样欣赏着面前的果树。
不远处,赵国强的父亲赵双喜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地边。他望一眼果树和自信的儿子,嘴角上扬面露微笑。几年前,他想都不敢想,儿子从地里淘出了“金子”,更不会接受大学毕业的小孙女赵烁莹,继承了祖祖辈辈的事业,成了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赵国强成长在河北省南和县和阳镇西内村的一户传统农家。他从记忆起,爷爷和父亲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侍弄土地。即便再辛勤劳作,但一家人的生活仍是紧巴巴。
怎样才能从地里种出更多的粮食,成为赵家“当家人”考虑最多的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座冀南小县。
20世纪80年代初,村里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赵家分到了18亩地。虽然地多了,但耕种却成了问题。
“买拖拉机!”赵双喜的这个决定,不亚于往家里投下了一枚炸弹。
“饭都吃不饱,拿啥买?”老伴孙玉芬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赵双喜不打退堂鼓,挨个儿做工作。他说:“当时,我硬着头皮,左邻右舍借了14户,凑了2700元钱。”
村里第一台拖拉机买回来了,是大红色的,全村人都沸腾了。有了拖拉机,赵家如虎添翼。那一年,赵双喜不仅种自家的田,还帮着乡亲们种。农闲的时候,赵双喜就用拖拉机拉石子、拉灰料,跑运输。不久,买拖拉机的本钱回来了,还清了账。赵双喜说,当时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头脑灵活、又有祖传厨师手艺的赵国强,不像父辈那样围着土地转,而是开起了饭店、办起了加油站,日子过得很滋润。
2006年8月份,赵国强因胃部肿瘤做了手术。在北京住院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健康养生、有机食品这些新鲜事。
回来后,自家的加上租邻居家的,一共50亩地全种了有机蔬菜,他每天都要到地里转转、看看。“一天不去地里,就觉得不踏实。”他说。
2012年春天,邢台市委统战部组织考察台湾现代农业,赵国强有幸入选。台湾之行,让赵国强大开眼界。“家庭农场、立体环保种植法、种养加循环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他说,没想到地还能这样种。
他要大干一场。从台湾回来,他就开始学习现代农业和相关农业政策,着手开办家庭农场。
“当时家人朋友一致反对,认为干农业投入大、回报慢,还是稳当点吧。”赵国强说,“甚至有村民说我开饭店挣了几个钱,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但赵国强只信一句话:只要肯干,石头缝里也能长出苗来。2012年底,他承包村里200亩流转土地,办起了南和县首个家庭农场,种上了果树和有机蔬菜,养起了生态鸡、鸭、猪。
赵国强说,现在吃出健康才是幸福。
“去年9月又承包了800亩流转土地,年收入百万元不成问题。”赵国强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能人,很多人前来取经。忙碌的赵国强只有一句话:“是改革开放后的好政策,让我这个‘泥腿子’从土里种出了‘金子’。”
除了种好地,他还注册成立了河北森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同时还注册了木火通明农产品商标。
今年入冬以后,已成为公司法人代表的赵烁莹,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南和县之间。“我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学习网上经营。现在,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已成为公司的运行模式。”她说,她对农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产品还获得了多项国家和地方质量认证,为发展品牌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特色农产品销售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明年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以种养业为基础,形成观光、休闲、采摘、旅游等业态的综合发展模式。通过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实现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赵烁莹描绘着未来,“和乡亲们一起享受快乐的新生活,我感到最幸福!”
(记者 曹国厂 高博)
- 福建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2018/11/14
- 代表风采⑦ | 访新当选全国妇联执委会常委廖红:为了农民致富姐妹幸福的女科学家2018/11/03
- 厦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民共享改革红利2018/10/18
- 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莆田再出新政2018/10/12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