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大力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力争明年年底 90%审批事项网上可办
在“放管服”改革中,群众和企业关注点更多集中在如何更快、更好、更便利地办事创业。以此为目标和导向,目前,在市编办(审改办)牵头下,我市各部门加快落实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推出更多有温度、有速度的审批服务便民措施,让群众和企业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趟不用跑
手机也能缴交医保
2019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已经开始征缴,最近,不少市民发现,通过手机上的微信平台,就可以完成一年一度的参保缴费,不用专门再到社区去缴费了。
“一趟门都不用出就办理完了,确实方便了很多。”家住南安的吴女士说,前段时间村里通知开始医保缴费了,她一直没空去,儿子得知后,就用微信帮她和老伴一起缴交了,几分钟就搞定,放在以往,她得自己到村里设置的定点服务点才能缴纳医保,占用不少时间和精力。
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起,致力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市医保局就积极创新“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主动打通服务参保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市开通城乡居民医保微信缴费功能,为全市600多万城乡医保参保人员提供优质便民的信息服务,如今,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医保缴费,真正实现“一趟不用跑”。
微信快速申请
开办企业更便利
借助“互联网+”手段,提升审批速度,不仅仅体现在医保办理方面。为进一步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近年来,市工商局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今年8月,我市试点营业执照微信申请办理24小时取证,这也意味着,开办企业通过手机即可申请,为创业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以往,申请人注册营业执照,需当面提交材料和手续,碰到人多的时候,还要到窗口排队,领证也相对较慢。”市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如今申请人只要手机微信关注“泉州工商登记”微信公众号,点击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系统,录入申请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按照提示进行申报。系统将自动审查、核准,并直接反馈结果,24小时后,申请人就可就近到自助打照机打印营业执照。
“走心”服务
身份证相片可“多拍优选”
不断提升网上办事水平、自助办理水平,公安部门也正不断发力,推出更多“走心”的便民化措施。在鲤城临江派出所,有一个“身份证自助受理机”,集照片采集、人脸识别、身份核验、指纹采集等功能为一体。以往群众办理身份证要到窗口排队办理,拍完照片再返回窗口,提交材料,来来回回至少要大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如今,借助“身份证自助受理机”自助操作,5分钟即可办好身份证,大大缩短了办证时间,也解决了节假日无法办理身份证的问题,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在办理身份证时,不少市民还遇到过对拍摄的身份证照片不满意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公安部门推出了“暖心之举”,下一步将提供居民身份证相片“多拍优选”服务,群众如果对拍摄的居民身份证相片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新拍照3次,从中优选满意相片。
力争明年年底
90%审批事项网上可办
“以人民满不满意为衡量标准,我市不断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探索了‘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市编办(审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还将结合《泉州市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措施,从当前企业、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以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把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网上网下一体化”,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此外,我市还将建设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行政服务平台,实现更多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在网上办理,进一步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实现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力争2019年年底前,市县两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
(记者 林书修 通讯员 王玺)
- 十项医保便民惠民措施出台 用“暖心服务” 增强群众获得感2018/12/13
- 福建推出5方面17项改革措施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2018/12/06
- 推进“互联网+政务” 提升便民利民水平—— 69项“不再重复提交证照”清单发布2018/12/03
- 明年年底前泉州市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2018/11/23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