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育儿观念不同 婆媳常闹矛盾 专家: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8-08-31 11:09
  

  妈妈要求儿子先做作业,奶奶却要孙子先吃饭,婆媳争执让晋江青阳9岁的小源慌忙到派出所向警察叔叔求助。泉州晚报对此事件的报道引发市民热议。先做作业还是先吃饭,折射出的是婆媳两代人因不同育儿观发生的矛盾。

  “我是不是焦虑了?”这样的疑问经常可以从年轻父母口中听到。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父母有育儿焦虑症,特别是婆媳一起带小孩的家庭尤甚,他们和上一代人在育儿理念上常发生激烈冲突……

   崩溃的媳妇 与婆婆的育儿观念很不同

  自从生了孩子,丰泽区的小林一直闷闷不乐,感觉自己像个外人,这种感觉在她心里很强烈。

  婆婆很多带孩子的习惯让小林无法忍受,比如喂孩子吃饭,婆婆总是先送自己嘴里嚼嚼再喂孩子。她多次提醒,不能这样喂宝宝,但婆婆回了一句“你老公从小就是这么吃长大的”,这让小林顿时语塞。

  “老一辈的很多育儿方法,现在根本就不适用了。”小林说,她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大多喜欢通过网络和书籍来学习育儿方法,所以很认可现代的育儿理念。而老一辈大多认为在养育孩子方面有很丰富经验,极度认可传统观念。有了宝宝后,小林的婆婆总喜欢说宝宝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两代人在育儿观念和方式上的诸多不同,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我苦不堪言。”

  有同样苦恼的还有年轻妈妈汪女士,由于夫妻俩都是职工,婆婆特地从安溪老家来泉州市区帮忙带小孩。可是在如何照顾宝宝的问题上,没多久婆媳就多次产生意见分歧,甚至发生口角,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下子就被打破了。上个月,因为小孩拉肚子的事情,汪女士多说了婆婆几句,未曾想婆婆一气之下就回了老家。

  “一想起这些,自己就很烦躁。”在小丽(化名)看来最不能忍受的是,不管是什么时候,婆婆进他们夫妇的房间都不敲门,感觉没有一点自己的私人空间。而在带孩子的问题上,婆媳之间也是暗自较着劲,但这些矛盾,在老公眼里却全不是问题。开始时,老公还会哄哄她,说会去和老人沟通。可她提多了,老公也烦了,嫌她斤斤计较。

   委屈的婆婆 带1个孙子比以前带3个孩子还累

  而小丽的婆婆说起带孙子来也是一肚子委屈。

  自己在农村住了大半辈子,进城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自从来到市区的儿子家,每天带着孩子累得腰酸背痛,还要处理一大家子的家务活,可媳妇还是很不满意。“我以前一个人带3个孩子,可如今只带1个孙子,感觉却比以前累多了。”她也知道,儿子媳妇为自己吵了好几回,她也尽量迎合媳妇的喜好,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准备回老家不带了。

  “对待孙子,爷爷奶奶肯定是最疼的,可是经常被媳妇说。”50岁的张女士接连迎来了3个孙子,本来心里偷着乐,但没想到的是,在帮忙带孙子的过程中,她却与两个媳妇都产生了矛盾。“以前没住到一块时,说说笑笑,可现在拼着老骨头替她带孩子,却差点成了‘仇人’了。”张女士说,“每天在楼下,凑到一起的孩子,不都是老人带?没我们这些老人,她们能安心去上班?”

  受访的婆婆们都表示她们带小孩很有经验,但她们在媳妇们眼中却是“老顽固”。有时候多喂孩子几口饭,都要被媳妇唠叨说不能喂太饱。天气变冷给孩子多加件外套,也会被媳妇说穿太多。总之,婆媳之间因为小孩经常产生一些矛盾,这让老人们也感到很“痛苦”。

   情感专家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

  自古婆媳多难题,短短的几个字说出了大部分中国婆婆和媳妇的心声。

  “生活观念不同,还有就是代沟问题。”情感专家张秀云分析,虽说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婆媳矛盾,但归根结底大多数的婆媳矛盾,都离不开上述两个根本原因。先吃饭还是先作业,本不该成为争论的问题,这可能是平时婆媳关系就存在不和的情况。孩子生存的环境应该是和谐积极乐观的,因为一件小事闹到孩子去报警,这对孩子的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从表面上看,好象双方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婆媳争执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建议婆媳各自反思自己过激的做法,以孩子教育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功成长提供一块芳草地。

  张秀云表示,做为一个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获得成功,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而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所以建议毎个家庭成员都要认真学习,在孩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学习这个阶段孩子成长需要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育儿规律。同时,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每个孩子先天素质不同,后天成长环境不同。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不同特质,提供不同的个性教育,展示每个孩子不同的风釆。总而言之,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可以天天向上。

  (记者 张晓明)

标签:婆媳矛盾|育儿观念|先做作业还是先吃饭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