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文体娱乐 >>正文

新华社:中国乒乓文化再度“绽放”

www.ijjnews.com   新华社  2018-05-08 17:56
  

  新华社瑞典哈尔姆斯塔德5月7日电 评论:中国乒乓文化再度“绽放”

  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6日在瑞典东部小城哈尔姆斯塔德结束,中国男女队再度双双站上最高颁奖台,分别实现9连冠和4连冠的同时,各自第21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

  这是中国乒乓球队和中国体育的骄傲,也是中国乒乓文化在国际赛场的又一次绽放。

  ↑5月6日,中国队队员和教练刘国正(左三)捧起斯韦思林杯。新华社记者叶平凡摄

  回顾中国体育史,体育始终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不息梦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有“国球”之称的乒乓球运动,自1959年容国团为新中国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以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孕育出独特的“乒乓文化”,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国体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体育强则中国强,作为带给国人最多荣誉感和幸福感的运动之一,乒乓球不仅在奥运会等国际赛场上多次取得金牌“大满贯”,而且在增进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方面,也堪称“冠军”。

  尤为难得的是,中国乒乓球人一直保持着常新常变的创新意识、竞争至上的先进机制和过硬的思想作风建设,从容国团喊出“人生能有几回搏”,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无私奉献甘当铺路石”“胜了从零开始,败了打翻身仗”……这一句句口号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乒乓文化的精髓,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们总能不断创新、深层挖潜、与时俱进。

  体育文化目前是国际最通行的文化符号之一,对世界来说,乒乓球已经成为一扇“窗户”。国际乒联主席维克特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上所展现出的气质就是自信的最好诠释。他说,中国队勤奋刻苦、善于创新,因此得以长期雄霸乒坛,世界可以通过中国乒乓球了解中国,进而理解中国。

  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不仅仅是在比赛场上。早在2008年,中国乒协国际推广与发展计划就开始实施,长期世界领先的中国乒乓球,提出了“国球财富,世界分享”的理念,组织国外高水平运动员来和中国队共同训练;组织青少年国际比赛并举办国际青少年训练营;支援第三世界开展乒乓球运动……在不断的“请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乒乓文化正逐渐深入人心,很多外国运动员、教练员成为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见证者。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乒乓球和其代表的“乒乓文化”,正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

  (记者 张章 王恒志)

标签:乒乓球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