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晋江各界建言深化移风易俗 走进新时代 再使风俗淳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8-04-03 10:28
  

  一封普通市民的来信

  晋江市委文明办:

  我是青阳的普通市民。这几年政府一直进行城市建设和移风易俗,去年我们也评上文明城市,城市变化不小,歹风俗也少了一些。最近从报纸上看到政府在宣传推动移风易俗,感到很高兴,也反映一些身边看到的问题:

  网上传关于晋江的天价彩礼、黄金新娘传闻,其实只是少数人,但是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给咱晋江带来坏形象。现在外面发生的一些天价彩礼、黄金新娘,网上在传,也经常顺带说起我们,明明不是我们也说是我们,其实很冤枉,就是“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也经营了一家小工厂,到外地办业务,人家都打听嫁妆多少。希望政府多劝导,头面人物、企业家、有钱人分家产大家都可以理解,但不要拿出来拍照,不要让很多人去围观。这几年,这种事少了,但是酒席还是办得很大,还有一直到很晚才开始吃。虽然各个社区也有村规民约,但是一些人多捐一点钱给老人会、村委会,就可以大操大办,这不公平。

  更歹的是葬事。孝子孝孙不能主意,要问角落里懂事的人,还有堂亲,说做得时间不够长、办得不够大就是不孝,谁敢承担这个罪名!还有那些师公,给人看日子有时看得很长,其实大家都很烦,但谁都不拿主意。我有一个朋友在深沪,听他说做一场功德要11天,“香花”要收一万二。政府能不能出台相关方案,把晋江全市的在堂时长统一起来,然后依托村规民约去落实。

  作为晋江人,都爱自己的家乡好。如果说得不对,请原谅,这也是爱晋江好。

  青阳街道普通市民

  2018年3月

  评论

  移风易俗需要综合治理

  去年底,晋江市一位政协委员向晋江市政协递交提案,建议“从机制上确保移风易俗做彻底、不反弹”;无独有偶,一位人大代表也指出,移风易俗必须疏堵结合、齐抓共管,把倡导时代新风与加强城市治理、完善公共服务有机统一起来。

  诚哉斯言!外界对晋江红白常有两句评说,一句是“抢银行不如娶晋江新娘”,另一句是“生在苏杭,死在晋江”。如果说前者只是个别豪门望衡对宇、当地群众为之“躺枪”,那么后者则折射出许多人的无奈。近年来,晋江改俗迁风不断推进,但一些陈规陋俗,比如晋南沿海举丧长、文化名镇任公饭、公共场所搭灵棚、出殡阵头阻交通等弊端,也时不时卷土重来;更有甚者,一些铜管、吹拍高奏喜乐,硬把逝者往生变成街头派对。凡此种种,都与公德、秩序、环保、简约、理性等现代城市理念水火不容,不能不说是城镇化、国际化进程中的“城市之痛”。

  古人云:观风俗,知得失。改俗迁风非一朝之功、一夕之举。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晋江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喜事新办、葬事简办、神事省办”,坚守不可谓不久、行动不可谓不力、成效不可谓不斐。然而,一些陋风流弊根深蒂固,既考验着社会共治的恒心与耐力,也考验着破旧立新的系统思维。

  推进和深化新一轮移风易俗,要紧扣新时代的脉搏,紧跟新型城镇化和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的步伐,更加注重社会共治,更加强调法治精神,努力形成群众自治与公共管理并重的新格局,着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近10年来,晋江新型城镇化如火如荼,农村变城镇、城郊变市区、农民变市民。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在以往的村落社会中,红白喜事更多地具有宗族和家族生活的属性;而身处现代城市社会,就很难以个人“私生活”一言以蔽之。一旦扰乱了公共秩序,违背了公序良俗,就不仅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还必须受到村规民约和相关法律、规章的约束。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陋风流弊“绑架”基层群众、加重家庭负担,百姓敢怒不敢言、想改不敢变,这就需要党员和公职人员挺身担当,为群众树标杆、立示范。不久前,泉州市出台党员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新规,目的就是把党规政纪挺在前面,以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广大党员和公职人员要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好除旧布新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晋江人素有乐善好施的传统,不少工商企业界人士、社会贤达和基层群众“不比排场比慈善”,把简办红白喜事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办好事、办善事,广大父老乡亲纷纷颔首点赞。但也有少数人,依然固守大操大办才有“光”、才是“孝”的陈腐观念,红事炫财富、白事比排场,以为非此不足以撑住面子、光耀门庭、彰显地位,殊不知既不容于当代生活理念,也不符合现代企业精神。近代以来,不少晋江华侨和工商界人士勇为改俗迁风的“天下先”,留下“衙金深风俗改良会”“安海去毒社”等历史佳话。这种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在改良风俗、造福乡里的新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

  长期以来,移风易俗一靠道德劝导、二靠村规民约。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一些原本司空见惯的陋俗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共秩序和公众生活。这种变化提醒我们,现代社会的“私生活”已经具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属性,在加强和改进群众自治的同时,迫切需要公共治理的适度介入。以丧葬习俗为例,尽管火葬早已风化俗成,但丧俗改革依然任重道远,街边搭灵棚、出殡阻交通等“城市之痛”逾益突出。因此,有必要修订和出台相关行政规章,统一丧事的最长时限,明确禁止的执行主体,以法治之力推动文明丧俗成长,让群众自治的加强和改进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3月16日起,晋江市交警大队已经实施殡丧礼炮车禁入市区的行政措施,为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树了榜样。

  作为群众自治的重要方式,村规民约的移风易俗功能十分明显。但是,村规民约也有自身弱点,需要公共政策的有力组织和积极引导。目前,一些村规民约明显存在抓小放大、以捐代管、执行乏力等问题。比如,有的未曾约定丧事时间上限,有的把突破约定作为换取捐赠的条件,有的没有建立执行和监督组织……这些“瓶颈”,导致村规民约作壁上观,亟须加强和改进。今年,村、社区基层组织面临换届,各镇、街道要抓住这一契机,把导向树起来,使群众动起来,让氛围浓起来,将组织建起来,掀起新一轮修订村规民约的高潮,使之有力、有效、有恒。

  撩开陋风流弊的面纱,总能隐约看到一只“无形的手”在描眉画眼。晋江有“父母倒山,家伙任人搬”的民谚,折射出许多丧主的怨恨和无奈。闽南乡土丧俗源于周礼,自古以来以大操大办为“孝”,又深受迷信观念的影响。这种心理,既迫使丧家不得不忍受精力和财力的透支,又为一些人借此谋利提供了口实。据群众反映,坊间部分以择日、算命为业的“师公”“山家”“日师”“香花”诸色人等,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丧事的时长,而且与丧葬服务市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一来,举丧长、阵头多、仪式繁、花费大的陋俗也就找到了利益的逻辑。其实,无论是道还是佛,正统的宗教都提倡“厚生薄死”。因此,深化移风易俗,还必须反对封建迷信、加强科学普及,斩断利益链条,抓住“无形的手”。唯有如此,陋俗方能得到有效的源头治理。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谁都离不开。陋风流弊根深蒂固,既因千年积习和面子心理,服务设施不敷其用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去年,晋江人口死亡率6.6‰,即便以百万户籍人口来机械计算,每天大约有18位逝者往生。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殡仪馆办丧、到殡仪馆告别”的新丧俗必为大势所趋。为此,必须加快殡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新丧俗创造条件。目前,鼓励村、居利用适宜的闲置空间,创办区域性公用办丧服务场所,不失为破除占道办丧、在家举丧等旧俗和陋俗的权宜之计。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俗迁风,既需要愚公移山、水滴石穿,更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共治和各级各部门的综合治理。

  靳雯

  市民建议摘登

  ●“不比排场比公益”是值得提倡的社会风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海商会历来有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也会加强对文明新风的倡导。建议村居和社团积极参照相关规定、法规,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省办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制定村规民约,用制度、公约规范和倡导行为。同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媒体要发挥舆论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多宣传和倡导文明新风,减少发布“黄金新娘”“天价嫁妆”等博眼球的消息。

  (晋江安海商会会长吴清标)

  ●我们的邻居石狮市,从2015年开始就把办丧时间统一为不得超过5天。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规定5天,倡导3天,对很特殊的情况再设定一个审批程序,延长2天。(梅岭街道锦绣广场居民陈先生)

  ●要移风易俗,有一个群体很重要,就是社会上“看日的”,以及依靠丧事谋生的那些人,要做好那些人的工作。(深沪镇后山社区陈先生)

  ●现在市区已经旧貌换新颜了,但是,有些人占用人行道办酒宴、搭灵棚,很难看,执法部门和街道、社区要管一管。还有,五店市对面经常看到停着一具棺材,就更难看了。 (青阳街道青新社区李先生)

  ●我听学生说,有些外来人口组织了一些哭葬队,收费还挺高,哭得像唱歌一样,伤风败俗;还有那些吹西乐的,人家办丧事,还吹一些很喜庆的歌曲,好几队“李亚仙”“郑元和”,搞得好像嗦啰嗹,希望有关部门出来管管。 (养正中学王老师)

  ●建议殡葬服务车辆直接开到临近办丧场所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不走路或者少走路,防止交通堵塞。其实,丧家也不愿意搞这些,我们社区老人去世,连找抬棺材的人都难了,只不过大家这样,也只好这样,不然怕人家说“不孝”。 (梅岭街道梅青社区庄先生)

  ●说晋江“天价嫁女”“过亿嫁妆”,其实晋江不像我老家那样收彩礼;至于“过亿嫁妆”有几个人做得到? (外来建设者林小姐)

  ●我最痛恨的,是沿路撒纸钱。我是一名清洁工,遇到丧事就要跟着在后面捡,好累。其实,只要在车里装一个监控,有没有撒都看得到,乱撒就罚他。 (清洁工雷女士)

  ●晋江的基本丧葬服务是免费的,能不能定一套规矩,谁违反了,比如乱撒纸钱、丧事办得很长很大、堵塞交通、乱搭灵堂等,就把他的这个免费取消掉。 (磁灶镇磁灶社区吴先生)

  (记者_董瑞婷 张志耐 陈维曦 林伊婷 文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标签:移风易俗|文明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