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晋江时政 >>正文

晋江籍泉州市政协委员 建言献策 “金点子”助推泉州发展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8-01-08 08:37
  

  晋江新闻网1月8日讯 在泉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晋江籍的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助推泉州发展奉献“金点子”。

  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晋江籍泉州政协委员王冬竹提出打造数字经济生态圈的建议。他建议如下:一方面,优化“产业互联网”生态圈的顶层设计。实行“政府政策引导,平台企业开发运营,产业链企业入股共建”的模式,政府成立专项小组,与平台企业一起规划,引导产业链企业共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圈,各链条企业分工合作、利益共享,产业链企业既是平台的直接受益者,更是平台运营实体的股东,以此撬动数字经济形态下的共赢生态圈。另一方面,打造“产业互联网”生态圈的样板工程。建议以鞋业互联网生态圈,以“讯网网络、一品嘉”为依托,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注入力度,打造集供应链管理、在线采购、整合营销、供应链金融、大数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互联网生态圈样板。

  王冬竹还建议,要健全“产业互联网”生态圈的政策环境。一方面,参考广东、贵州和重庆等地区,组建大数据管理局,实现数据资源的横向、纵向交互与共享。另一方面,出台有干货和硬措施的产业互联网扶持政策。在服务配套上,充分发挥专项小组的政府公信力,引导企业加入产业平台等生态体系。在资金配套上,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产业互联网生态圈的建设。

  坚守实体经济

  争创民族品牌

  晋江籍泉州政协委员赖世贤以安踏集团的发展历程为例,喊出了坚守实体经济、以实业报国的梦想。他表示,安踏从创业至今,始终坚持做强做大民族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无论是赞助中国奥委会,还是创造专业而舒适的产品,安踏旨在为国民做对的商品,成为让老百姓真正信任的大国品牌。

  近几年来,安踏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坚持创新,保持实体经济的行业领先,从技术、产品与服务、商业模式等几个维度去创新。迄今为止,安踏共拥有国家专利600多项,参与了8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弹力胶、易弯折、能量环、飞织技术等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也成为消费者最受欢迎的产品。

  赖世贤表示,敢于变革是安踏成功的关键,而探索传统经济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是安踏发展的未来探索。安踏集团在制鞋工厂开始运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MINI流水线,这意味着安踏制鞋设备从外部采购逐步转向内部自主研发,通过智能化设备大大提升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ASIS系统(安踏鞋业智能系统)等一批新技术正在推动安踏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有效推动“安踏制造”向“安踏智造”迈进。

  赖世贤希望,安踏的发展模式能为本土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创造更多实业品牌。

  创新宣传形式

  讲好泉州古城故事

  晋江籍泉州政协委员许清水提出更好地讲好泉州古城故事的一些建议。他建议,在打造旅游产品上,关键在于结合历史和文化提升产品附加值,这是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宣传的根基,可以推出一个拟人化的IP(知识产权)形象作为古城的吉祥物和代言人,如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君形象憨厚和蔼可亲,又充满幽默和智慧,可以取名为老君爷爷,用民众喜欢的方式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老君带你游古城、老君跳电音舞、老君过节日、老君过普度等,让形象出现在所有与泉州古城有关的场合、宣传动画、影片、漫画、纪念品包装,贯穿泉州古城宣传的全线。

  许清水表示,要善于挖掘本地人的优势,讲好泉州古城故事。政府与企业合作引导有家乡情结、热爱本土文化、有古城童年经历和记忆的人回到古城来开展经营活动,让当地人讲好当地故事,形成强烈的当地文化;对原有和新进入古城的经营业者统一加强培训,让他们尽快融入,热爱古城,成为新古城人;善于挖掘年轻人的优势来讲好古城故事,让他们成为最有活力的传播者,用年轻人的方式带动年轻人,政府要针对这些人制定鼓励政策,给予支持,如创业资金扶持,提供商业空间,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讲好泉州故事需要全民参与,需要运用国际化的宣传策略,在国际的舞台上讲好泉州和古城的故事。”许清水建议,要动员在外的泉州籍知名人士加入宣传泉州,如蔡国强用泉州元素行走世界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强化在外名人的泉州烙印;让全球各地华侨社团,遍布全球的泉州商会,以及泉州本地的各个协会都参与进来。“泉州有着国际化的基础和底气,应当设定目标朝着世界级的旅游城市的方向发展。”

  (记者_陈维曦)

标签:泉州两会|建言献策|政协委员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