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内坑亭顶村民自建“博物馆”对外开放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8-01-05 15:31
  

  留住乡愁 留住村史

  晋江新闻网1月5日讯 谈到博物馆,许多人都会联想到高大的建筑、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然而,在晋江内坑镇亭顶村村民曾群策的家里,他通过多年的收藏,办起了一个关于农具和侨批历史的“博物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文化气息。昨日,记者来到曾群策的家中,探寻古老的闽南味道。

  当天下午,记者穿过蜿蜒的亭顶村村道来到曾群策的家中,他所建的“博物馆”就在自家后院。拾阶而上,视野宽阔了起来,占地300平方米的“博物馆”,整齐排放着各种农具和手工作坊的工具,包括手动、脚踏水车,晒谷机等。“博物馆”里还收藏了一张闽南“眠床”,红色的木漆依然留存当年的韵味。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大量关于红色革命、曾氏家谱、侨批等材料。更特别的是,这里还收藏了一本闽南语英语字典。

  这个“博物馆”的主人曾群策是一名乡村画家,近年来,曾群策在绘画之余开始关注农村文化,尤其是亭顶村的革命历史。谈到为何收集这些老物件时,曾群策说:“在农村,大家小时候都跟农具打过交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农具都被机械化的设备所代替,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正因为对农具有着特殊感情,他决定把老物件收藏起来,加以保护,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它们。

  此外,由于有亲戚是“番客”,过往与家乡联系靠的是信件,久而久之信件越来越多,他也从中了解到上一辈人的通信历史。不少侨批记录着当年华侨的生活情况,还有一些中药“秘方”。

  由于收藏的老物件太多,曾群策也没有具体统计到底有多少藏品。为了将这些老物件整理起来,去年年初,他便有了建一个“博物馆”的念头。经过布馆整理,他命名的“亭顶红色粮仓华侨历史博物馆”于日前正式开馆。

  “这里有我自己平时画的一些画,也有通过作品跟别人交换的物品,比如水车等;还有一些是自己和家中兄弟在外面淘的宝贝。”曾群策说。

  “博物馆”建成了,如今,曾群策只要一有空便来到博物馆内,或把玩或观赏。“接下来,博物馆将继续对外开放,欢迎更多的年轻人来参观,了解农村文化。”曾群策说。

  (记者_陈崟 秦越)

标签:内坑|博物馆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