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厦大举行内迁长汀办学80周年纪念大会 九旬校友慷慨忆当年

www.ijjnews.com   厦门日报  2017-12-25 14:56
  

  学生翻阅内迁长汀资料集

  ▲全场合唱厦大校歌

  潘懋元发言,周咏棠侧耳倾听

  与会的师生们在翻阅会上的内迁长汀资料集

  观众台上的学生们专注聆听当年的故事

  厦大昨天举行内迁长汀办学80周年纪念大会,80年前的12月24日,厦大300多名师生徒步向长汀出发,开始八年内迁办学。

  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战火,厦大内迁长汀办学,他们在1937年12月24日出发后,走了二十余天,1938年1月12日到达长汀,1月17日复课。厦大在长汀待了八年多,直到1946年6月才开始回迁厦门。

  老校友说:

   许多事听来像天方夜谭

  四名长汀时期厦大校友,潘懋元、邵建寅、周咏棠、吴伯僖,昨天参加纪念大会,他们年龄都是“90+”,平均年龄93岁,最年轻的90岁,最年长的97岁。

  纪念大会开始前,这四名校友大多在学生的搀扶下,走上主席台。不过,94岁的周咏棠不要人扶着,上台阶时,还试图帮别的校友一把。

  他们是厦大长汀时期的校友代表,校方没有公布长汀时期校友确切人数,已有的数据是:厦大内迁长汀时学生人数196人,1945年时已经达到1044人,以此推算,应该也有几千人。但有很多人可能已不在人世。

  潘懋元和邵建寅在纪念会上向年轻师生介绍往事,他们在介绍自己入读厦大的年份时说,你们可能都还没有出生,很多事情听来可能像天方夜谭。

  厦大党委书记张彦、校长张荣的发言,是以“各位学长”开始的,人们用掌声向这些“90+”学长表示敬意,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学霸。周咏棠说,他在宁波,印象中浙江有一万多人报考厦大,最后只录取200多人。

   校长说:

   这段办学史留下三大财富

  长汀八载,被惦记了80年,它让人着迷的原因是:这八年多,应该是厦大办学史上最艰苦、最困乏的时期,但是,它却保存了完好的教育形式,一大批学术泰斗、博学鸿儒聚集山城长汀,培养了数百位国家科学家、工程院院士、大学校长、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学校声誉和社会美誉度达到空前高度。

  昨天的纪念大会上,张荣说,厦大长汀办学这段历史“铸造了厦门大学办学历史上的一座高峰”,他认为,这段办学历史至少为厦大留下三大财富:厦大师生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与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一切办学的出发点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办学理念与育人传统。

  张彦表示,纪念是为了思考如何走好今后的路。他说,长汀这段历史,对今天厦门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厦大将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品格,始终保持不畏艰难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注重内涵的发展方向,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动实践赋予自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揭秘】

   “90+”老校友回忆长汀往事

   内迁的第一选择曾是鼓浪屿而非长汀

  潘懋元昨天在纪念大会上揭秘说,其实,在厦大内迁地点上,长汀不是厦大的第一选择,鼓浪屿才是。事实上,厦大确曾搬到鼓浪屿。

  1937年7月6日,萨本栋被任命为国立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次日,“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萨本栋深知厦门地处沿海难逃兵燹之灾,然临危受命,信不能失,义不容辞。他历时一个多月从北京到厦,到厦大的第一件事是研究厦大搬迁。

  1937年的厦门,战争如箭在弦,局势一触激发。8月24日,旅居厦门的日侨开始撤退,9月3日,厦大生物大楼便被摧毁。厦大立即着手搬迁,鼓浪屿作为万国租界,相对安全,自然成为首选。

  昨天参加会议的厦大长汀时期校友邵建寅说,当时厦大租用了英华中学和毓德女中部分校舍,他的爸爸就是毓德女中的校长。

  形势越来越紧迫,鼓浪屿也很快靠不住,而且,对于一所大学来说,鼓浪屿到底太小。经过一番考察,厦大选择了长汀。

   “南方之强”出自长汀人民献给厦大的牌匾

  正如我们之前曾介绍,厦大的“南方之强”,是在内迁长汀得名。

  内迁长汀,虽然办学异常艰苦,但厦大成绩卓著,在1940年8月到1941年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中,厦大学子蝉联了两届冠军。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的美誉由此渐渐传开。

  昨天的纪念会说,1946年6月,厦大开始迁回厦门,长汀的老百姓夹道相送,长汀社会各界人士还专门刻了一块匾额“南方之强”送给厦大,厦大的“南方之强”美誉,就此叫响,流传至今。

  长汀时期厦大校友成最慷慨捐赠群体

  一份研究显示,长汀时期的厦大校友是厦大最慷慨的捐赠群体。长汀厦大校友直接捐赠金额达到5000多万人民币,还不包括捐建楼堂馆所和奖助学金。

  不久前,还有一位长汀时期校友遗孀,跑到厦大,把已故丈夫的退休金共计人民币50万元捐给厦大。她的丈夫蔡祖枚1945年入读厦大。

  昨天参加纪念大会的长汀时期校友周咏棠已经为厦大捐款450万元。他说,退休金都花完了,我这些钱都是炒股赚来的。周咏棠说,很多长汀时期的校友后来都成为学校最慷慨捐款者之一,因为在那个特殊年代,能平静读书的幸福,来自学校,而他们后来所取得的财富,更是学校的教育在发挥作用。

  明确注册截止时间迟到一分钟也不行

  94岁的周咏棠前天从台湾赶来参加纪念大会,他是1944级厦大机电工程系的学生。昨日,他接受本报采访,回忆了那段长汀时光。

  在日前的系列报道中,本报曾介绍厦大长汀时期的严格办学要求。那时,开学注册的截止时间具体到小时,时间一到,注册大厅立即关门,即使只迟到1分钟,不论任何理由都不予办理,必须休学等下学期再办复学注册。

  周咏棠说,他还记得,他的同学在报到前一天搭乘长途汽车返校。不料,汽车半路抛锚,他们拿着汽车公司的抛锚证明请学校宽限。但是,学校不通融。当时的厦大教务长谢玉铭反问:注册有3天时间,为何不提早两天出发?如果你搭乘火车,迟到一分钟,火车会等你吗?

  周咏棠说,学校看似不合情理的规定,是为了教育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有投机的心理,因为社会是不会给迟到者任何同情和机会的。

  周咏棠后来出任台湾生产黑人牙膏的工厂厂长,他一直保持厦大时期养成的习惯,和人相约,不仅不迟到,还要早到,这些都使他在职场上受益匪浅。

   课本24小时轮流看有人轮到半夜两点

  周咏棠说,在偏僻的长汀,大家都认认真真地读书,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都安排在周日考,从上午8点考到12点,学生还不交卷,老师只好问:你们还继续考下去吗?大家的回答都是:要!

  当时的条件艰苦,也是现在难以想象的。譬如说,图书馆里的课本有限,不够一人一本,只好大家借阅,每人只能借两小时,24小时循环,因此,有人轮到半夜两点,或是凌晨四点。

  但是学校的电灯很早就熄灭了,轮到半夜的同学只能在柴油灯下看书。周咏棠说,一夜过后,不仅脸,连鼻孔都被柴油灯给熏黑了。

  周咏棠说,当时厦大有个规定,开学前,学生都要进行体检,太胖、太瘦或者身体有毛病的同学,就不能选修那么多学分了。

  他说,现在说起长汀的这些往事,年轻人都觉得是在讲故事,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是长汀校友真实经历过的。

  (文/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 图/记者 林铭鸿)

标签:厦大
稿源: 厦门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