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惠安4名教师有偿补课被查处 学校负责人被约谈

www.ijjnews.com   东南早报  2017-08-02 10:48
  

  惠安三中4名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被查处,惠安县教育局日前发文对此进行通报。据悉,早在2013年,泉州市教育局就发文严令禁止在职教师在外进行有偿补课,在外兼课、到学生家里补习或辅导功课、开设补习班等,都属于有偿补课范畴。

  (新华)

  【事件始末】 4名涉事教师受查处 学校负责人被约谈

  今年7月20日,惠安县教育局根据群众信访举报线索,对惠安三中个别教师有偿补课问题进行明察暗访。经查实,今年7月14日至7月20日,惠安三中4名教师在惠安县城一小区的一套房内,给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补课,已收取16位学生补课费用共计29300元。该补习班于7月20日被查处停办,补课费全额退回给学生家长。

  通报指出,惠安县上述4名教师的行为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的通知》等相关规定。为严肃纪律,经惠安县教育局党组会研究,决定对该4名教师在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作出深刻书面检讨;取消2017年度参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资格;责令惠安三中扣发该4名教师2017年下半年奖励性绩效工资(每人3360元);惠安县教育局党组对惠安三中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通报要求惠安县各级各类学校将该通报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教师,进行警示教育,组织教师开展“不从事有偿补课”的书面承诺活动,签订《自觉抵制有偿补课承诺书》,切实担负起管理、引导、监督教师的责任,杜绝有偿补课行为。

  惠安县教育局表示,将继续把治理有偿补课工作作为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集中督查和明察暗访等形式,本着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原则,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对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极坏的给予当事人辞退处理;对监管不力、问题频发、社会反响强烈的学校,将按相关规定追究主要负责人的管理责任。

  【市教育局】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泉州发文明令禁止

  据泉州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泉州市教育局2013年就下发了《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严令禁止在职教师在外进行有偿补课。2015年11月,市教育局组织泉州6.9万名中小学教师签字承诺拒绝有偿补课。

  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该负责人对《规定》进行了解读,明确表示,“有偿家教以是否收取费用为标准,包括在外兼课、到学生家里进行补习或辅导功课、开设补习班等,都属于有偿补课范畴。”该负责人说道,《规定》针对所有的在职中小学教师,不论是公办校还是民办校。

  据了解,《规定》发布后,教育局多次接到关于老师有偿补课的举报,每次接到举报,教育部门都派人前往调查,各县(市、区)也处理了个别有偿补课的老师。

  【专家分析】

  家长求好盲从心理 造就补课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郑先生有多年一线教育经验,他分析,学生补课需求旺盛导致补课市场潜力巨大。家长的求好心理和盲从心理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有偿补课的需求市场。比如一部分家长想通过补课让自己孩子成绩提高,另一部分家长担心自家孩子成绩落后,可能不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就盲目跟风。

  社会问题学者肖北婴老师认为,如果是为了孩子,那么老师补课无可厚非,但不能让补课成为盈利手段。“我始终认为,在职老师组织学生大规模地补课是不正常的。”肖北婴说,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把应该讲的都讲了,并且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足够自信,是不会再给自己的学生补课的。

  肖北婴建议理智看待有偿补课行为,“有时候不是老师要补,而是学生有补课需求”。目前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对有偿补课行为有了明文规定,肖北婴认为:“那就要‘守规矩’,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有利于规范化管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之路堵了,那部分确实有补课需求的孩子该怎么办?肖北婴认为,下一步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帮助解决部分学生的补课需求,“疏堵结合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记者 林志安 郭晓冰 实习生 陈勇鑫)

标签:有偿补课
稿源: 东南早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