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赤潮期间 谨防海产品食物中毒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7-06-14 09:21
  

  晋江新闻网6月14日讯 我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显示,近日,泉州、漳州部分海域发生赤潮现象。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链状裸甲藻,该种可生产麻痹性贝毒,被贝类生物滤食后,可在贝类体内积累毒素,引起食用者中毒反应。晋江市疾控中心健康提醒:近日受赤潮影响,市民应谨慎购买和食用受赤潮污染的鱼、贝类水产品;不捡食死贝和死鱼;食用贝类时应尽量除去内脏;染毒贝类不能通过外观与味道的新鲜程度来加以分辨。若进食贝类海产品后在短时间内出现唇、舌麻痹及肌体无力、头痛和晕眩等症状,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将饮食史告诉医生。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指海洋中某些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的总称。赤潮又分为无毒赤潮和有毒赤潮。而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产生麻痹性贝毒、下痢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毒素。当有毒赤潮爆发时,海水中存在大量有毒海藻,贝类、螺类会富集更多的海藻毒素,含毒机率会大大提高。若人们食用了在有毒赤潮期间捕获的贝类、螺类,中毒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贝类海藻毒素在高温和酸性环境中稳定,通常的烹调方法不能使其破坏,人进食后,可能发生唇、口和舌感觉异常和麻木,指尖和脚趾常有针刺般痛的感觉,并伴有头痛和头晕等食物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

  海鲜贝类食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烹饪贝类时,要煮熟煮透,以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贝类毒素可溶于水,避免食用烹调汁液;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消费者应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记者_齐玉波 通讯员_叶福全)

标签:赤潮|卫生与健康|卫计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