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城市记忆 彰显晋江魅力
十三届晋江市政协开展首场专题协商
得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人是有记忆的,同样城市也是有“记忆”的!
作为闽南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晋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存着这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历史信息、文化符号、生活记忆,成为城市发展的稀缺资源和独特优势。而一座城市最响亮、夺目的“名片”,当属城市历史人文特征。
今年初,晋江市委、市政府把“守护城市记忆”确定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近日,晋江市政协召开“守护城市记忆,彰显晋江魅力”专题协商座谈会,告诉你如何守护一座城市的记忆,记录城市的脉搏。
会上,与会人员就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措施进行发言,从扶持文化展馆建设、守护非遗传承、保护历史文化档案等方面建言献策。本期,由晋江市政协、晋江经济报联办的《政协之声》将带您共同关注。本报记者_林文婧通讯员_黄诗瑜林志宏文图
加快地方文献开发利用 推进乡愁记忆工程建设
发言人 晋江市政协常委郑君平
地方文献是反映地方状况的珍贵文献信息资源,对了解与研究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晋江作为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区域,与台湾一水之隔,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地方史料更具价值。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含族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价值。
建议推进晋江乡愁记忆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晋江侨台工作中地缘、血缘、文缘、人缘等区域优势,将晋江的历史沿革、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海峡两岸的文化交融、晋江人的创业故事等,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下来,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提高地方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和利用率,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初步设想,该工程由三个独具特色的文献库(含数据库)组成,分别是晋江大事记及名人资料库、晋台族谱馆、“小城故事”晋江记忆数据库,即“两库一馆”。
发展闽南特色文化 彰显海丝古邑魅力
发言人 晋江市政协常委、民革晋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张子牙
这几年晋江在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挖掘方面的力度大、成效十分明显。但仍存在闽南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挖掘不够、文化旅游资源小又散、城市文化效应不足等问题。
建议要加强规划引领,构画横纵历史风景线,打造各具特色的历史街区。一是打造自东向西的市区环城河的横向人文景观,并做好相关名人故居等历史文保单位的修缮;二是打造沿九十九溪自北向南的历史人文景观,打造集人文历史、古村落、战地文化及滨海观光为一体的纵向文化观光线;三是做大做强综合旅游区,打造三大综合文化观光区及一条文化产业带(草庵综合观光区、安平桥综合文化区、东石综合文化区,晋南滨海观光带)。
建议刻画闽南小雕,城市突显晋江印记。总体把握晋江闽南风格,在城市色彩、城标雕塑、建筑风格等各方面都要着力塑造晋江的闽南意境,把晋江元素布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进一步彰显晋江的地方特色和品位魅力。
建议发展晋江特色小吃,让城市更有“晋江味”。如出台优惠政策,引进传统文化商业及闽南地方特色小吃等进驻灵水古村落、梧林古村落群及金井的福全、塘东村等,打造传统特色商业区块。
抢救保护民间故事传说 挖掘传承晋江传统文化
发言人 致公党晋江市委会主委颜虹
闽南民间故事传说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讲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文化特色,是闽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吁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做好民间故事传说的抢救保护工作。
首先,要立足城市文化延续,摆正思路,增强认识。其次,要加快搜集整理归档,注重静态保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搜集整理还活在人们口头的民间故事,将储存了大量民间故事的故事家的讲述用文本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要拓展讲述空间渠道,培育传播载体。比如,可借助网络传播,也可力推民间故事进校园,通过组织中小学民间故事兴趣小组、举办民间故事比赛等形式,让民间故事在下一代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亦可组织民间故事编撰出版,还可探索把民间故事家的讲述通过音像的方式进行记录传播。
当下,讲故事并非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故事的唯一形式,利用民间故事的内容对其进行新的艺术表达,从而形成其现代价值的转化,如改编成电影、动漫等。还得注重民间故事传承队伍的培育,广泛依靠分布在民间的热心人士,并强化导游队伍的民间故事培训普及,引导他们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贡献。
- 闽南传统文化走进永和邵厝小学2017/04/07
- 政协之声:主动履职尽责 共谋家乡发展2017/04/05
- 晋江中小学校本课程传承闽南文化2016/11/08
- 2016世界闽南文化节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举行2016/10/2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