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中小学校本课程传承闽南文化
编印教材 创设氛围 搭建平台
晋江新闻网11月8日讯 今年中旬,由晋江市教育局、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开展的晋江市优秀闽南文化校本课程征集活动,得到了各中小学的积极响应。各中小学精心准备,将各校校本课程的特色呈现出来,闽南文化在晋江校园遍地开花。
“汝好!”“歹势!”现在走进陈埭的小学校园,除了标准的普通话之外,课间经常可听到学生们互相用闽南语交流。从简单的一句日常用语,到能够流利地唱一首闽南童谣,闽南方言学习正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既然是校本课程,那么编印校本读物便成为重中之重。据了解,陈埭镇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都要上一节闽南语课,他们人手一本闽南语校本读物《阮学闽南话》,翻开一看,这本读物贴近晋江本土,穿插有闽南童谣、闽南语歌曲等,图文并茂,卡通风格的编排备受学生欢迎。
除了保证在常规教学中得到落实之外,记者发现,学校在校本课程创设氛围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不,晋江第三实验小学就把学校的旋转楼梯装饰成一道闽南民间艺术作品的风景,做成展廊。走进美术教室,墙上张贴着一些闽南本土作家的民间艺术作品,闽南文化氛围十分浓厚,闽南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了校园的各个角落。
闽南特色校本课程的设置,是晋江市开展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进校园的一大优势,2013年8月晋江市被确认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各校十分注重将闽南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艺术教育中,全力打造“一校一品”工程,南音、闽南童谣、剪纸、武狮、灯谜……学校充分考虑校园特色及地方特性,独具匠心地设置校本课程。深沪中心小学的学生都有一门“法宝”——剪纸,他们的剪纸具有鲜明的滨海文化特色,各种滨海动植物是他们最爱的创作对象。之所以会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便是得益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渔港风情文化。
近几年,闽南红砖建筑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晋江多所学校也抓住了这一机遇,自主开发了与闽南红砖乡土文化相关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安海成功中心小学便是其中的一所。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安海成功中心小学的学生们都会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去书店或图书馆收集图文材料、实地参观闽南红砖建筑群等方法,探寻闽南红砖乡土文化的发展历史,体会闽南红砖文化资源的厚重积淀,便于课堂知识更好地吸收。
走访中,记者还发现,学校搭建了许多平台,如比赛、表演、社团联谊等,让孩子们尽情地展现自我,校本课程的特色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数宫灯是东石第二中心小学的校本课程,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制订各种活动,如巧手做宫灯、猜灯谜等,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效果十分喜人。此外,不少学校还依托课题与社区文化对接,建立校本课程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值得一提的是,晋江市也多次举办闽南文化展演活动,各校将校本课程搬上舞台,既丰富了学生和家长的文化生活,展示了闽南民间传统文化风貌,同时也提高了闽南文化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能力及思想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地方美育校本课程的积极开发,除了能让更多学生在课程上获得美的体验外,还能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_蔡红亮 董严军 文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