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开启 7省市将迎“环境大考”
北京4月25日电 日前,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对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7省市开展环保督察,进驻时间约1个月。至此,中央环保督察已覆盖23省份。本轮督察将发现哪些环保问题,引发外界关注。
中央环保督察已覆盖23省份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24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福建省工作动员会、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湖南省工作动员会分别在福州、长沙召开。本批其他5个督察组也将于近日实现进驻。至此,中央环保督察已经覆盖23省份。
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督察工作将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形式,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并下沉至部分地市级党委政府部门。
在本批督察开启前,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对16个省(区、市)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
其中,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期间,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在河北展开。
时隔5个月,2016年首批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相继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工作。
此后,2016年11月下旬至12月底,2016年第二批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省(市)进行了督察。
在上述16省份中,中央环保督察组已揪出不少环境问题。其中,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成为不少省份“通病”,另外,根据媒体此前公开报道,至少有近7000人已被问责。
群众有问题咋反映?
——督察组设专门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
记者发现这一批被纳入环保督察的省份中,一些地区存在的环保问题此前也被环保部通报过。
据环保部介绍,在这一批督察中,中央环保督察组仍将坚持多个“重点”。其中包括通过督察,重点了解省级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情况。
在具体督察中,将重点盯住中央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情况;重点检查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的区域流域及整治情况;重点督办人民群众反映的身边环境问题的立行立改情况;重点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情况;重点了解地方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责任追究情况等。
那么,群众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反映?
记者了解到,督察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分别设立专门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省(市)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至20:00。
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公布的专门值班电话为0591-87851299,专门邮政信箱为福建省福州市邮政信箱389号。
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公布的专门值班电话为0731-81110879,专门邮政信箱为湖南省长沙市第440号邮政信箱。
发现问题后如何整改?
——每月调度一次督察整改工作情况
为推进环保督察整改落实,近日,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明确了整改工作调度、整改情况公开等具体要求,这其中包括每月调度一次督察整改工作情况。
按照上述要求,督察反馈后第一个月,将调度督察整改方案编制及督察整改工作组织机制建设情况。
整改方案经报国务院审核同意后,则重点调度具体问题整改情况,配套政策、措施、方案以及相关法规、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整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移交责任追究问题调查处理问责情况,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整改工作对外公开情况等。
调度情况以督察简报形式报送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重要情况还将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公开。对整改工作不力、进度明显滞后的,将安排专项督察,并视情采取通报、约谈等措施。
另外,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就督察整改情况对外公开作了细化安排,让公众拥有知情权。
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要求省级电视台“地方新闻”栏目每周四安排5-10分钟,专题报道督察整改工作情况。省级党报和政府网站设立专栏,每周五公开一次督察整改进展情况。
据介绍,连续公开报道时间从督察反馈后开始,至整改情况报送国务院,或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为止。对于没有落实督察整改情况公开要求的地方,将及时提醒督办。
而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此前在多个场合表示,2017年要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并将适时组织开展督察“回头看”。
(记者 张尼)
- 泉州大妈打公交司机还坐上方向盘 称儿子是警察2017/04/25
- 福建:6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 擅飞无人机最高罚款3万元2017/04/25
- 福建省部署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17/04/25
- 10省份已下调失业保险费率 官方强调不影响待遇2017/04/2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