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连续举办三届的“晋江网络文化节”是这样炼成的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7-04-18 08:20
  

  “你们的关爱,在无形中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重视。这对他们人格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是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燕玉对“微心愿,正能量”网络公益行动由衷的赞美。

  “微心愿,正能量”网络公益行动是2016年晋江网络文化节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向晋江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征集了25个微心愿,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心愿认领和众筹,帮孩子们实现心愿,得到网友的积极评价和响应、参与。

  活动达到这样的效果,让晋江市委宣传部连续主办了三届的“晋江网络文化节”更有意义。

  近几年,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丰富群众网络文化生活,推动全市网络文化繁荣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晋江连续举办多届网络文化节,着力培育打造独具晋江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打造属于网民的文化盛宴。

  晋江市网络文化节始终坚持围绕“弘扬价值观、倡导文明风、传递正能量”主题策划开展系列网络活动,三届网络文化节先后以“文化传播”“互联网‘家’·晋江”“创E缔造品质”为主题。3年来,累计策划组织活动项目60余个,在主题的选择上,涵盖文明素质、城市形象、产业提升、文化保护传承等多个方面;在活动形式上,从线上向线下延伸结合;在活动对象上,包含新老晋江人群体,覆盖所有年龄层。

  网络特色鲜明。网络的最大特色在互动。网络文化节更加突出“移动端”“微传播”等新技术的新应用,用足了互动功能。其中,如“晋江·滑动精彩”微信“H5”页面设计传播大赛,创新结合“互联网+城市宣传”的思维,引导网民充分挖掘晋江宣传素材,通过H5页面的新兴新媒体手段展示晋江城市形象,形成全民参与的“大宣传”格局。2015年首届大赛的活动页面首日点阅量即突破50万次,累计点阅量突破200万。与新浪网合作的双微互动传播活动—— “奔跑吧,晋江”始终贯穿鞋博会、食品交易会、企业创新大会等近两年来晋江各项重大主题活动,至2016年11月晋江市文化产业周,微博微话题累计阅读量突破一亿次。

  文化味道浓郁。用网络凝心聚力,以文化成风化人,让闽南特色传统文化浸润网络空间和网民的内心世界。其中,既有刣狮、木偶、高甲戏等舞台感染力强的传统文化展示,也有猜灯迷和“传统文化寻宝之旅”等贴近群众的项目,既有网络微型文学创作大赛、微电影大赛、“唱传文化”快闪、微信表情包制作比赛、网络主播大咖秀等网民喜爱的活动,又有新媒体创业大赛、防骗系列微电影推广、“微心愿正能量”网络公益行动等惠及民生的活动载体。同时,还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传播,以市树菩提树、市花白兰花为元素,创作创建文明城市的形象代言人——阿菩、阿兰动漫卡通,开展“阿菩阿兰话文明”系列宣传,策划“四句逐个激,文明阁较㜅”擂台大赛,依托闽南四句传统形式开展《晋江市民文明公约》和《晋江市民行为规范》宣传。用互联网传播、弘扬闽南文化,有效提升了闽南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也增进闽南人的价值认同。

  节日气氛热烈。如结合2015年晋江市文化产业周,在全省范围内首次举办文化惠民电子券大派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历时10天,20万元的政府财政资金补贴,促成商家让利数十万,拉动了上百万元文化消费,直接惠及数千消费者。“发现晋江之美——网络达人游晋江”活动通过与泉州草根微博达人、属地网站等群体合作,以体验游形式,感受晋江人文、晋江魅力,借助达人影响力和网络力量,引导更多人关注晋江,助力晋江城市形象宣传。“‘我在晋江挺好的!’心联通进工地公益行动”“‘我有茶,你有故事吗’图文征集活动”“‘拼·晋江’——微信花式拼图大赛”“微心愿·正能量”网络公益行动、“微营销大赛”“晋江人才地图”等多项线上线下活动,互动热烈、氛围浓厚,也吸引了广大网友踊跃参与。

  晋江全力打造全省唯一的县级网络文化节品牌,牢牢把握“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个根本遵循,带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形成同心圆,以网络文化盛宴汇聚磅礴力量,进一步推进晋江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本网记者_欧阳星)

标签:网络文化节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蒋妮蒋妮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