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35所高校申请这个本科新专业获批 人才缺口达150万

www.ijjnews.com   人民日报  2017-03-29 10:33
  

  日前,在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新增专业名单中,有32所高校成为第二批成功申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的高校,加上第一批的3所,共有35所获批。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大数据,直接催热了大学里的大数据专业。

  从两次获批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名单中可以看出,该专业学制都为四年,授予工学学位或理学学位。

  第一批成功申请该专业的高校共有3所,为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中南大学,于2016年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

   “大数据”专业学什么?

   大数据领域三个大的技术方向:

   方向一、Hadoop大数据开发方向

   方向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方向

   方向三、大数据运维&云计算方向

  精通任何方向之一者,均会“ 前(钱)”途无量。

  三个方向中,大数据开发是基础。以Hadoop开发工程师为例,Hadoop入门月薪已经达到了8K以上,工作1年月薪可达到1.2W以上,具有2-3年工作经验的hadoop人才年薪可以达到30万—50万,一般需要大数据处理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大公司,所以学习大数据专业也是进大公司的捷径。

   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

   福建

  日前,厦门市政府发布了《厦门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厦门市将以政府大数据开放开发为先导,推动大数据技术与社会经济各领域应用的深度融合;以企业为主体,突破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重点锤炼若干优势产业环节,全面提升厦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

   山西

  2017年3月1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山西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主题峰会上,山西首次公布了《山西省大数据发展规划(2017-2020年)》、《山西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和《山西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2017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山西大数据相关产业产值将实现1000亿元以上。

   贵州

  2017年3月16日,贵阳市旅发委出台《贵阳市大数据旅游领域应用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创新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到2019年,全市打造智慧旅游示范企业3至5个,引进和培育大数据旅游企业5至10家,旅游大数据相关产业产值将达200亿元,旅游业态逐步向综合性、融合性转型。

   广西

  日前,广西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工业云与工业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该省将积极推进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试点示范应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面向行业的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试点示范平台,实现安全保障有力,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推进的工业云计算和工业大数据发展格局,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大数据人才缺口达150万

  各大高校紧锣密鼓启动大数据人才培养,缘于大数据时代催生的大量相关人才缺口。

  全球顶尖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出具的一份详细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到2018年,大数据或者数据工作者的岗位需求将激增,其中大数据科学家的缺口在140000到190000之间,对于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决策的分析师和经理的岗位缺口则将达到1500000!

  尽管目前有很多大数据工作者只是拥有一个本科学士学位,或者仅接受过简单的训练,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数据信息产生,数据的处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大公司已经在寻求拥有更高学历的高手来补充自己的实力。

   “大数据”专业毕业以后干什么?

  事实上,大数据工作者可以施展拳脚的领域非常广泛,从国防部、互联网创业公司到金融机构,到处需要大数据项目来做创新驱动。数据分析或数据处理的岗位报酬也非常丰厚,在硅谷,入门级的数据科学家的收入已经是6位数了(美元)。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高职院校已陆续开始围绕大数据专业建设展开研究并申报大数据专业。作为交叉型学科,大数据的相关课程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也强调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大数据人才。该专业重点培养具有以下三方面素质的人才:一是理论性的,主要是对数据科学中模型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实践性的,主要是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三是应用性的,主要是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

   附:第二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获批名单

  

   第一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获批名单

   对这个专业,你心动了吗?

标签:高校|新专业|人次缺口
稿源: 人民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